8天發放6萬元救助金 浙江常山檢察速度爲“愛”賦能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江宛晴
“辛苦你們一趟趟地跑,幫我們渡過難關,我真是感激得不知說什麼好了……”近日,被害人妻子張某某來到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人民檢察院,將一面寫有“常山檢察伸援手,救急救困暖人心”的錦旗送到檢察官手中,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這已經不是張某某第一次對檢察官言謝了,事情還要從春節前說起。
瑣事爭執引悲劇,鉅額診療難負擔
2025年1月中旬,兩位老人走進常山縣人民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詢問季某某故意傷害案的辦理情況。本着“多問一句、多想一層”的履職理念,接訪幹警瞭解到,二人的女婿朱某系該案的被害人,目前病情危重。妻子張某某全程在醫院陪護無法抽身,高昂的醫療費用使得朱某一家無力承擔。
通過接訪,檢察官初步認爲被害人朱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的條件,遂開展初核。經查,2024年10月21日,犯罪嫌疑人季某某與被害人朱某因瑣事發生爭執,期間季某某將朱某推倒在地,造成朱某頭部撞擊地面受傷,構成重傷二級。朱某在常山縣人民醫院搶救15天后轉院至紹興某康復醫院進行顱腦治療。常山縣人民檢察院以故意傷害罪對季某某作出批准逮捕決定後,案件仍在公安偵查階段,而案發至今季某某僅支付少額的民事賠償。
司法救助提速到,新春送暖渡難關
爲了解朱某的治療恢復情況,1月17日上午,承辦檢察官撥通張某某的電話,得知其正從紹興折返回常山籌集醫療費用,目前朱某仍處於癱瘓無意識狀態,醫療費用全由張某某和女兒朱某妮向親戚朋友及水滴籌等多種渠道籌借,現已拖欠治療費用數萬元。經過進一步覈實,朱某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寬裕,早年爲給女兒治病已花費了較多費用。張某某原在衢州某家政公司打工,爲了維持家庭生計,兼職數份工作。朱某受傷後,張某某辭去工作,全程陪護照顧,這使得原本就不寬裕的一家更是陷入困境。
常山縣人民檢察院隨即啓動司法救助“綠色”通道,迅速和政法委、財政等部門溝通對接,從立案到救助金髮放僅用時8天,張某某在春節前一天就拿到了6萬元的司法救助金。“謝謝你們,檢察官同志!如果不是你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在收到救助金後,一直爲籌集醫療費用四處奔走的張某某特意給檢察官打來電話、發來消息表達感謝。
多方聯動長幫扶,檢察溫情暖人心
爲了加大救助幫扶力度,常山縣人民檢察院向上級院提起聯動救助,後衢州市人民檢察院決定發放救助金6萬元,進一步緩解高昂的治療費用給朱某一家帶來的困難與壓力。司法救助可以“救急救困”,但“一次救助”不是目的,長期關懷才能解決問題。常山縣人民檢察院與民政、村委會溝通協調,爲朱某一家爭取落實低保政策;與殘聯對接,爲朱某辦理殘疾證、落實殘疾補貼提供上門評殘服務;聯繫縣、鄉婦聯將其列爲困境幫扶、救助慰問對象。同時,考慮到張某某後續將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帶其前往法律援助中心進行諮詢,法律援助中心後續將委派專業律師爲其代理訴訟。
司法救助不是終點,而是幫扶被救助人的起點。爲因案致貧、返貧的家庭救急紓困,實現“當下救”與“長久助”的有機結合,既體現了常山縣人民檢察院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的檢察溫度,又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生動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