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童背現“花地圖”,專家:高溫天出汗多,當心花斑癬上身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苑旨 曹宇悅)“醫生,我孩子後背上長的這些花花白白的印子,不會是白癜風吧。”8月12日,李亮(化名)帶着其8歲的孩子一臉焦急地走進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盛宇俊的門診。李亮反覆撩起孩子的衣服,指着後背幾塊淺色圓形斑片追問:“這幾天突然冒出來的,不紅不癢,難道是網上說的白癜風?”
“別緊張,這‘花地圖’樣的白斑不是白癜風,而是夏季高發的花斑癬,高溫天出汗多又沒及時清潔,就容易中招。”盛宇俊仔細查看斑塊特徵後,立刻安撫道。
8月13日,盛宇俊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花斑癬的致病菌是馬拉色菌,這是人體皮膚表面的正常寄生真菌,但在高溫潮溼、出汗多、油脂分泌旺盛的桑拿天,它們會大量繁殖,其代謝物破壞皮膚屏障引發炎症,形成這些花斑。典型花斑癬多見於軀幹、腋窩、頸部,表現爲顏色混雜(淡白、淡褐、淡黃、棕)的斑疹,覆有細糠狀鱗屑,通常輕微瘙癢,夏季重、冬季輕,纏綿難愈,不及時處理可能融合成片。”
8月13日,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盛宇俊(左一)在門診工作。受訪者供圖
眼下正值花斑癬高發季,哪些人更需警惕?盛宇俊指出,愛出汗的運動人羣以及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因皮脂腺旺盛首當其衝。還有長期在高溫高溼環境下工作的戶外勞動者、肥胖人士也需格外小心。此外,免疫力低下者,如長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疏於個人清潔導致油脂汗液堆積者,同樣面臨較高的感染風險。
“對抗真菌,預防是第一道關!”盛宇俊建議,運動或大量出汗後,務必及時洗澡,並重點清潔腋下、腹股溝、足部等易潮溼部位。選擇吸溼透氣的棉質運動內衣並及時更換,保持皮膚乾爽也至關重要。此外,應儘量避免接觸感染源,公共浴室、健身房、游泳池的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尤需警惕,運動後應及時清潔身體。對於肥胖人羣,控制體重能減少皮膚摩擦和潮溼;糖尿病患者更要穩住血糖——因爲高血糖環境是真菌滋生的絕佳溫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