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晉用研替役男 6成認定表現及格、24%企業盛讚高評價
半導體產業帶起臺灣經濟,但科技業也面臨嚴重缺工問題,不少科技業將研發替代視爲填補人力缺口重要來源。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AI熱潮席捲全球,推升理工人才需求熱度,許多科技大廠透過研發替代役制度提前預約人才,包括半導體、資訊業、電子業、金融業、研究機構等每年提供相應名額,讓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有了銜接就業的保障,對於留住臺灣高階研發人才也發揮關鍵作用;而研發替代役自民國97年實施以來,今年邁入第17年,究竟企業界的評價如何?
根據1111人力銀行與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共同公佈的「企業晉用研發替代役滿意度調查」顯示,國內產業人才短缺現象持續,透過交叉分析,科技業對缺工問題評分高達6.45,高居各產業之冠,顯示專業人才市場供需失衡,企業求才若渴。有高達80.3%科技業曾經(已經)晉用過研發替代役,員工數200人以上的大型公司晉用意願明顯高於中小型公司;對於研發替代役男的整體表現,有六成企業給予60分以上的肯定,其中更有23.6%給出80分以上的高評價。
科技業對缺工問題評分高達6.45,進一步追問缺工原因,則包括少子化衝擊就業人口(54.5%)、求職者就業意向改變(46.6%)、國際大廠挖角人才流失(42.4%)、科技業暢旺導致人才需求升溫(39.3%)、理工人才培育供不應求(37.5%)。
因爲缺工,調查顯示,80.3%科技業曾經(已經)晉用過研發替代役,員工數200人以上的大型公司晉用意願明顯高於中小型公司,進一步追問原因則包括:有利公司培育人才(76.7%)、提前預約優秀人才(73.7%)、配合政策(43.7%)以及綁約降低流動率(41.7%)。對於研發替代役男的整體表現,有六成企業給予60分以上的肯定,其中更有23.6%給出80分以上的高評價。
而另外2成沒有晉用研發替代役的企業則表示役男管理不易47.6%、公司業務沒有需求46.1%以及申請過程繁複41.8%等原因,所以卻步沒有提出申請。
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表示,本次調查由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提供專業數據分析,結合AI 大數據技術與機器學習模型,深入剖析研發替代役制度對企業人才需求與市場趨勢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隨着AI 技術加速變革,企業對高端研發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研發替代役已逐步成爲企業長期人才佈局與技術創新發展的關鍵策略。
爲了解企業對研發替代役的需求、挑戰與期望,以提升制度效能,1111人力銀行結合輔仁大學 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設計「企業晉用研發替代役滿意度調查」,調查時間自2024年12月15日到2025年1月8日,針對1111人力銀行之有研發替代役企業會員,進行問卷抽樣調查,有效樣本數爲165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正負7.63個百分點。
同時,爲了解研發替代役的需求、挑戰與期望,以提升制度效能,並做了「研發替代役意願調查」,調查時間自2024年12月15日到2025年1月8日,另針對碩士以上學歷的求職會員,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爲1,220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正負2.8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