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vip突破4200萬,淘寶“緊擁”新中產
編輯 | 付曉玲 曹賓玲
數據支持 | 洞見數據研究院
2024Q2,淘天展現了更積極的一面。
據阿里最新財報,淘天本季度實現收入1133億,GMV增速連續兩個季度跑贏社消(除汽車)大盤,訂單量也再次實現雙位數增長,市場份額逐步穩定,爲阿里守住了基本盤。
在這份成績單裡,最值得關注的是88VIP會員業務的爆炸式增長。
本季度會員數環比增長近700萬,總數超4200萬。據測算,今年88VIP將貢獻超2.3萬億GMV,佔淘天總GMV比達25%,相當於抖音2023全年的GMV。
而有這樣的增長表現,也並不意外。
電商價格戰吹響之後,“唯低價論”盛行一時,但被忽視甚至被羣嘲“階級滑落”的新中產們,購買力一點也不弱。
去年接手淘天一號位後,吳泳銘大推“用戶需求的優先級高於一切”,在淘天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重回消費者體驗”的變革。
可以看到,去年的電話會議上,話題的重點還是卷低價、聚焦價格敏感性用戶,到了今年,每個季度掛在嘴邊的變成了提升服務、88VIP會員。
淘天這一季度的亮眼業績或許可以說明,“低價”並不是電商內卷的唯一解。
打高淨值用戶牌,跳出“價格戰陷阱”
自拼多多殺出來之後,“世上還是窮人多,得窮人者得天下”的論調甚囂塵上。
業界大佬連夜反思,電商平臺也集體調轉槍口,在營銷、補貼等方方面面大手筆砸錢,甚至一度以價格爲流量分配的第一指標。
一時間,“全網最低價”遍地開花,荷包吃緊的消費者在各個平臺遷移,哪裡便宜就買哪裡。數據顯示,2024年1-2月,全網包裹件平均單價較去年同期下降28元/件,降幅達到26%。
然而,薅羊毛的消費者滿意了,高淨值用戶的體驗卻稱不上美妙。
他們打開平臺買個電子產品、化妝品,發現自營與第三方店鋪、白牌與品牌魚龍混雜。各種優惠券、滿減更是時刻考驗人的算術水平,網購變成了一件費時又費腦的事情。
可以說,在過去一段時間裡,被低價裹挾的各大電商平臺陷入了“討好價格敏感羣體、爭取中等消費羣體、忽視高淨值羣體”的狀態中。
而這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價格戰陷阱”。
數據顯示,萬象城現在有4600萬會員,消費額佔總零售額近四成,其中黑金會員16萬人,消費額佔到會員消費額的60%,即0.35%的人貢獻了40%的GMV。
德國奢侈品電商平臺Mytheresa的高管也曾透露:年消費額達到7位數的高端消費客戶在數量上僅有3%,卻貢獻了平臺30%的業績。
也就是說,高淨值用戶雖然數量稀少,但他們纔是“買買買”的主力軍。
基於此,奢侈品牌和高端商場在大環境下行時,往往不會降價迎合大衆消費,而是想方設法服務好大金主。LV爲了取悅客戶,不惜對入門產品漲價,將向上仰望的人拒之門外。
當然,奢侈品和高端商場做的是掐尖生意,大衆電商平臺的邏輯與之不同,但高淨值用戶含金量更高的規律是一致的。
淘寶高層曾透露,在2022年大促期間,88VIP單個用戶的交易額大約是普通用戶的4-5倍。唯品會超級VIP用戶佔活躍用戶總數不到10%,卻貢獻了45%的線上消費。
從這一維度看,爲了卷低價而忽視高淨值用戶很可能得不償失,尤其是對淘天而言。
可以看到,與同行相比,淘寶的用戶結構與中高端商場更接近:高粘性用戶主要分佈在高線城市,且以女性居多,妥妥的“都市麗人”“家庭CFO” 聚集地,高淨值用戶纔是其核心消費羣體。
雖然這部分人正面臨“中產滑落”危機,但2023年胡潤高端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高消費人羣在傳統奢侈品和高端服務消費上仍保持了8%和20%的高增長,只是削減了電子、汽車等方面的開銷。
說白了,消費降級並沒有發生在淘天的優勢品類上。
在價格戰不能停的當下,打高淨值用戶這張牌,不僅可以規避業內的同質低價競爭,也能揚淘天所長,創造更高的ROI。
據表外表裡團隊測算,淘寶VIP人均年消費接近6萬,是普通用戶的4倍左右,以5%佣金率保守估算,可以得出淘寶會員用戶年收入貢獻約爲3000元,普通用戶約爲750元。
而會員卡官方標價雖然爲2620元(購物卡),但聯合會員有內部價,退貨包郵、購物券、專屬客服等產品都可以通過規模化降本,實際維護成本低於2620元的賬面價值。普通用戶的維護成本,根據營銷費用率計算在630元左右。
如此可以得出,單個VIP會員收入貢獻和維護成本的差值大於380元,普通用戶則大於120元。這意味着,單個VIP用戶的運營ROI遠遠高於普通用戶。
且從用戶全生命週期來看,由於VIP用戶的留存率更高,他們的運營ROI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更高。
甚至橫向來看,聚焦高淨值用戶都更划算:低價需要犧牲服務和品質,往往“巴結了大衆用戶,得罪了VIP金主”,而爲了高淨值用戶建設的物流、客服等,大衆用戶也可以享受到,不再是“取一舍一”。
除了本身“含金量”高,高淨值羣體也天然更吸引商家,有利於形成高端用戶與大品牌的輪動,提升平臺生態價值。
對家大業大的阿里來說,88VIP還可以內部聯動。2024Q1財報數據顯示,每新增100個88VIP用戶,可以新增38個優酷用戶、32個餓了麼用戶和27個淘票票用戶。餓了麼平臺上的88VIP,客單價比普通用戶高出20%以上。
不難看出,4200萬88VIP就是淘天手裡的“王炸”,但能否打出這張牌的威力,還得看平臺操盤水平。
狙擊“精緻省”的新中產,撬動增量“漏網之魚”
就在上個月,洶涌的人羣擠爆了武漢新開業的SKP:試營業期每天接待客流量近十萬,正式營業當日銷售額破億。
而在此之前,武商MALL打折的LV,更是遭到跨省瘋搶,大排長龍的隊伍裡,不乏從長沙、九江等周邊地區趕過來的人。
可見,中產不是消費不動了,只是從之前的閉眼買,迴歸“爲產品本質買單”罷了。
事實上,這種“中產不再爲溢價買單”的時刻,曾在世界範圍內多次上演。
比如,1980年代經濟危機中的美國,精英階層從像買大白菜一樣,買雷克薩斯、勞力士等高奢品(《過度消費的美國人》記敘),降格爲追逐輕奢消費——COACH、MK、CK等一衆輕奢品牌都誕生於這一時期。
回到當下的國內,也呈現這樣的趨勢。
可以看到,銀泰等線下商圈的一樓,阿瑪尼、LV等頂奢專櫃的數量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藍莓女裝、鯊魚嘴等各色潮牌。
而聚集消費本質的中產,更在意“精打細算”和繼續品質生活之間的微妙平衡。
比如,以往SK-II全套入,現在要做足攻略、榨乾性能,用SK-II的水、嬌蘭的乳液、雅詩蘭黛的粉底......湊出性價比最高的組合。
當這種選品需求放大到家庭時,中產們根本忙不過來。畢竟生活中涉及了日用品、嬰幼兒用品、寵物用品等,每一個都要精打細算地選品,繁瑣程度倍數升級。
在上述的時期,Costco正是憑藉滿足這一需求,通過讓中產放心的選品——追求與大牌旗鼓相當的質量,但擠出品牌溢價“泡沫”,以及體貼入微的售後服務等,讓中產們死心塌地。
但在國內,旺盛的選品需求遭遇的卻是“貧瘠”的供給。
可以看到,僅有東方甄選、唯品會等垂類電商有匹配的供給,更有承接能力的綜合性電商平臺,則在此前一股腦卷極致低價下,一定程度忽視了這個核心市場。
當然,大家或多或少意識到了這一點。比如,抖音電商部門的目標從“看重訂單量”轉向了“GMV爲重”,今年的618大促中,也大打“全方位加碼低價好物”牌。
而同樣捕捉到這一變化的淘天,早早開始在88VIP上大做文章。
比如,在88VIP頻道的頂端開設內購專場,每天針對一個品類或品牌,進行選品推薦。並且該專場下,還設有回購清單頻道,展示高復購率的品質商品。
這樣一來,省去了很多攻略的時間。比如,有用戶反饋,“以前買東西,要跳轉多個直播間、反覆對比,現在直接看會員推薦、秒速下單。”
此外,還針對性提供品牌早鳥嚐鮮服務。如最新款的富士相機、彪馬跑鞋等,都有機會以抽籤形式折扣入手。
這顯然是迎合新中產的嚐鮮消費習慣,畢竟根據88VIP團隊的觀察,會員人羣的購買趨勢至少領先大盤用戶半年以上。通過這羣人建立新品前期的口碑和銷售轉化後,可以進一步擴大選品庫,精準推薦。
當然,想樣樣推薦到用戶的心坎上,還需要豐富的選品庫做支撐。在這方面,如今年4月的TopTalk超級品牌私享會上管理層所言:天貓權益合作品牌已從4000個提升至10000個。
不過,上文說過,新中產們心繫大牌,也不免精打細算。
深諳這一點,淘天在大牌上持續加大折扣力度,如每天上線88瓶原價茅臺,還在內購專場放出73折、55折扣,已有不少會員現身說法,“像範思哲的腰帶,紀梵希的香水,COACH的包,基本買一個,就能回本了。”
一系列動作,精準滿足新中產“既要選品又要大牌折扣”的需求下,可以看到,88VIP會員的消費黏性持續提升:相比非會員,會員用戶的活躍度更高,一個月有25天登錄APP;購買的商品類別也是其他用戶的近5倍。
當然,售後服務也向Costco齊。比如,推出會員無限次退貨包運費、專屬售後保障包以及一對一客服。
最新財報電話會提到:今年中高度用戶消費質量持續向好,背後也有退貨服務體驗優化的原因。
說白了,在電商價格戰無止無休的當下,淘天正通過抓住被忽視的新中產需求,率先吃到了增長紅利。
電商行業內卷多年下來,獲取新用戶變得前所未有的難,與其花大錢去獲取新用戶,不如像高奢一樣,緊緊扒住忠實用戶。
而88VIP會員積累的幾千萬新中產用戶,對淘天來說,不僅是一筆優質資產,也很可能是接下來的持續戰場上,增加競爭勝率的所在。
如此看來,當下動盪的行業生態,何嘗不是新局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