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中央分發偉人遺產,賀子珍分得2萬,李敏坦言:媽媽是實在人
在中南海毛主席的故居中,陳列着幾件毛主席的遺物,除了一根別緻的竹竿柺杖外,還有兩件破睡衣和一雙舊拖鞋。
當人們看到這些“寒酸”的行頭時,心中難免會產生由衷地的敬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毛主席曾是一位“百萬富翁”。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毛主席就已經擁有一百萬“存款”,這些都是毛主席的稿費,毛主席去世以後,他的子女拿到這筆遺產了嗎?
一、鉅額稿費、管理嚴格
毛主席是國家的領袖,同時也是一位職業的革命家,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工資,這份工資並不高。
毛主席的每個月的工資,一般用於日常生活開支,其中還有一部分用在老家的親友身上,晚年的李敏曾回憶說:
“每個月,爸爸都會抽空檢查家庭支出賬目,聽取管理員的彙報,爸爸曾不止一次叮囑管理員不能超支。”
每當有老家的親友來北京,毛主席都會主動負責親友們的開銷,包括做衣服和買土特產,甚至還會承擔親友們返程的路費。
按照毛主席的花法,每個月工資不夠自然有情可原,不過,毛主席曾寫過許多著作,這些著作爲毛主席帶來了鉅額稿費。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毛主席就擁有了一百萬稿費,並將稿費交給了中央特別會計室保管,主要負責人是汪東興。
根據汪東興的回憶,毛主席的稿費都是按國家規定取得的稿酬,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也曾寄來稿費,但是都被毛主席退了回去。
在稿費的使用問題上,毛主席同樣管理得非常嚴格,一般由汪東興出具報告,毛主席親自批示,才能夠動用稿費。
毛主席的支出有多嚴格呢?除了汪東興以外,很少有其他人能夠取出來,毛主席的機要秘書張玉鳳都不例外。
1972年時,江青向毛主席要8000元,毛主席讓張玉鳳去中央特別會計室辦理,因爲汪東興不在,張玉鳳只見到了鄭長秋。
兩人一同來到西單的一家工商銀行,可張玉鳳表明身份和來意後,銀行的工作人員以沒有這麼多新票爲由,“軟禁”了張玉鳳。
好在銀行的工作人員把電話打到了汪東興的辦公室,才順利化解了這場烏龍,可見,想要動用毛主席的稿費非常困難。
二、買書送禮、退賠地方
毛主席的稿費,一般會用在買書、做調查研究、送禮、招待客人、爲下屬退賠和接濟家人等方面,其中買書佔據了大部分。
毛主席十分熱衷於讀書,所以經常買書,特別是線訂書,可惜進入晚年以後,毛主席的視力受損,只能看大字號的書。
因爲需要定製大字號的書,毛主席會拿出稿費,讓工作人員去找相關部門印刷,但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有一次,毛主席用稿費印刷了一批書,準備發給每一位政治局的同志,後來同志們認爲這樣不合適,於是再沒用過毛主席的稿費。
除了買書之外,毛主席的稿費還被用來做調查研究,爲了解全國基層的情況,毛主席特意組建了一支下基層調查隊伍。
這支隊伍有時負責警衛任務,有時前往基層調查,結果會直接向毛主席彙報,毛主席說:“這些人的路費,統統由我來出。”
到了每年春節時,毛主席會拿出一些稿費當作禮金,送給那些早年支持和幫助過自己的人,如王季範和章士釗等人。
由於工作的關係,毛主席經常招待客人,除了外國來賓,招待其他客人的花銷,都是出自毛主席的稿費。
上個世紀60年代,毛主席還使用稿費爲下屬的多吃多佔退賠,一些下屬代毛主席前往地方時,會有收禮和多吃多佔的情況。
毛主席查明真相後,嚴厲地懲治了這些人,同時拿出自己的稿費,補償給地方,金額總計超過兩萬元。
實際上,毛主席自己動用的稿費很少,一年超不過一萬元,尤其是在生病以後,毛主席深居簡出,基本不再動用稿費。
毛主席不僅會爲下屬退賠,還會爲江青退賠,江青也是個搞特殊化的專家,每年都要跑到廣州,住上一段時間。
期間,江青會購買一些東西,包括照相機和西服等物品,但是從來不付錢,甚至沖洗照片也不交錢,每次都要廣東省委來買單。
有一次,江青買完東西沒有付錢,毛主席得知情況後,大發雷霆,嚴厲地訓斥了江青,並用自己的稿費,幫江青還了債。
三、接濟家人、遺產分配
除此之外,毛主席還會用自己的稿費接濟其他家人,女兒李敏結婚後,生活一直比較困難,毛主席曾予以接濟。
賀子珍從蘇聯歸國後,基本一直處於生病的狀態,毛主席就用稿費給賀子珍買藥,買好了藥,還要派人給她送過去。
雖然毛主席也用稿費接濟過李敏和毛岸青,但是次數非常少,汪東興曾就此事問過毛主席:“那您的孩子們怎麼辦呢?”
毛主席解釋說:“孩子們都長大了,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他們爲人民服務,人民已經給了他們一定的報酬和待遇。”
毛主席的孩子們都十分懂事,從沒有一人惦記過毛主席的稿費,即便是毛主席去世後,也沒有一人找過汪東興索要稿費。
毛主席去世後的幾年時間裡,幾乎沒有人詢問過稿費的事,直到1981年,中央辦公廳派人找到了李敏,詢問了李敏的要求。
李敏坦然地說:“沒什麼要求,如果可以,只要爸爸給我的那份就可以。”
就這樣,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指示,中央辦公廳派人給李敏送去了8000元現金、一臺冰箱和一臺彩電,李訥和毛岸青也得到了相同的一份。
除此之外,中央辦公廳還派人給賀子珍送過去了兩萬元現金,李敏得知情況後,無奈地感慨道:“媽媽是實在人,她還是拿的太少了。”
其實,李敏是考慮媽媽生病,需要大量的醫藥費,這畢竟不是一份小數目,只不過令李敏沒有想到的是,賀子珍至死都沒用完這筆錢,還爲李敏留下了3000元。
至於毛主席留下的一百多萬稿費,則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指示,全部上交給了國家,毛主席說:
“這都是取自人民的稿費,當然要用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