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志工出動雲林縣爲438處安裝輔具 扶手撐起長輩安心生活

▲志工在鄉間老屋前忙着安裝扶手,溫情畫面見證社區守護的力量。(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攜手公私協力打造幸福宜居縣城,爲建構友善高齡與安全無礙的生活環境,縣府與各鄉鎮市公所、社團法人笁樂種子基金公益協會、新光保全公司聯合發起行動,假日動員超過80位志工,分成22組深入各鄉鎮,爲弱勢家庭及公共空間免費安裝輔具扶手,共完成438處改善服務,讓行動不便長者能在熟悉的家園中安心起居。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此次行動不僅是硬體設施的改善,更是社區關懷的延伸。活動採取「縣府統籌、公所帶路、協會執行」的合作模式,由地方公所協助盤點需求、帶領志工前往安裝現場,根據個案環境與行動需求,客製化設置浴室扶手、走廊支架、斜坡輔具等設備。從斗六市的老舊公寓到四湖鄉的獨居長輩住處,都可見志工們揮汗錘打、用心丈量的身影,一句「這樣我洗澡就比較不怕跌倒了」成了最溫暖的回饋。

林文志指出,雲林縣長期重視弱勢與高齡者照顧,近年來積極擴充社區照護網絡。截至114年10月,全縣長青食堂已設196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達202處,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據點16處、小型作業設施15處,讓長輩與身障朋友能在熟悉社區內獲得日常照護、餐食與陪伴,減少因年齡與身體限制而產生的孤立感。

此外,縣府自2023年起自主推動全國首創「雲林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防寒、防餓雙B計劃」,結合慈善團體及義工團隊,提供熱食與保暖衣物,改善居住條件。更針對失智與獨居長輩發放具血氧監測與GPS定位功能的智慧手錶,整合緊急救援系統,讓照護從實體延伸至數位,建立「有溫度的科技守護」模式。

林文志強調,雲林縣政府將持續秉持「健康、友善、永續」的施政理念,結合民間能量與企業資源,推進高齡友善社區建設,讓關懷成爲雲林日常風景,幸福在每一個角落流動。

▲志工在鄉間老屋前忙着安裝扶手,溫情畫面見證社區守護的力量。(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