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謠言榜|洪水淹過的包裝食品能吃?無脂食品可隨意食用?別信

7月正值南北方降雨集中,各類應季水果也大量上市。同時,相關說法也在網上流傳,比如洪水淹過的包裝食品可以吃等。這些說法是否科學?

1. 洪水淹過的包裝食品可以吃?放棄吧

謠言:近期有網傳說法認爲,洪水淹過的包裝飲料等食品,只要沒開封就能食用。

真相:“科普中國”平臺發文指出,沒開封的包裝飲料等食品,依然可能受到污染,這是因爲洪水會帶來一些污染物以及病原體,如可導致腹瀉的產毒性大腸桿菌、小隱孢子蟲等。其次,瓶裝飲料最常用的瓶蓋是螺旋式瓶蓋,而使用這種瓶蓋的容器並不屬於防水容器,因此被洪水浸泡過的飲料等食品不宜直接食用。

2. 水果削掉髮黴部分還能吃?不安全

謠言:有說法認爲,如果水果有一些發黴,可以削掉髮黴的部分再吃。

真相: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等單位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佈的7月“科學”流言榜發文表示,水果的黴菌或是因爲放置時間過久或表面傷口導致黴菌侵入並滋生,這些黴菌會產生並積累真菌毒素。比如蘋果、梨等水果滋生黴菌後,展青黴素的量會逐漸增加,這是一種神經毒素,會導致食用者發生急、慢性食物中毒,可能出現噁心、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這些毒素也會不同程度存在於腐爛部位的周圍組織,並且其含量會隨着腐爛部位直徑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只是削掉黴變部位仍有可能攝入毒素。

3. 貧血多吃動物血可以補血?看情況

謠言:網傳“貧血多吃動物血可以補血”。

真相:“科普中國”平臺發文稱,貧血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但貧血還包括巨幼細胞性貧血(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種類型。而動物血主要提供的是鐵元素,對其他類型的貧血效果甚微。其次,身體對鐵的吸收是有限的,並不是吃得越多就能吸收越多,過量攝入鐵元素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對於中重度缺鐵性貧血,單純依靠食補往往是不夠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或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4. 無脂食品可以隨意食用?未必

謠言:無脂食品是不少減肥人士喜歡的食品,有消費者認爲,吃了無脂食品不增加脂肪。

真相:“科普中國”平臺有文章稱,上述說法存在誤導。無脂食品指的是脂肪含量極低或幾乎沒有脂肪的食品,並不代表完全無熱量或完全健康的,如蜂蜜、白糖,雖屬於無脂食品,卻富含糖分,熱量很高,過多食用並不利於健康。另外,長期食用無脂食品,還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完全避免攝入脂肪,可能導致身體缺乏必要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帶來健康風險。即使是無脂食品,也應該在均衡飲食的框架內適量食用。

5. 長期喝燒水壺有水垢的水會得腎結石?太扯

謠言:有人認爲,如果燒水壺出現水垢,要及時清理,長期飲用帶有水垢的水會得腎結石。

真相:上述7月“科學”流言榜稱,導致結石的主要原因是飲水不足、代謝異常及飲食習慣等,與水垢並無關聯。水垢是水中的鈣、鎂離子與鹼度在加熱過程中發生反應,生成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沉澱。水中礦物質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硬水”。

通常當水的硬度超過200mg/L時,燒水過程中便會產生水垢,且溫度越高,水垢生成量越多。不過,飲用硬水對人體無害,更不會引發結石或其他健康問題。水垢進入人體後,一部分會被分解吸收;即便不能分解的部分,也能通過代謝排出體外。此外,水垢中鈣、鎂離子的含量十分有限,遠未達到能在體內形成結石的濃度。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