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進出口對美國、東協締新猷 陸港佔比降至低點

財政部統計處昨(8)日公佈7月進出口統計,出口金額連續第三個月改寫紀錄,對美國與東協出口同步刷新單月曆史紀錄,對中國大陸與香港(下稱陸港)雖維持正成長,但佔比已降至歷史低點。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7月對美國出口金額爲186.5億美元,年增率高達62.8%,創下單月曆史新高,反映提前採購潮、AI商機、供應鏈重組與美國振興製造業政策等因素;今年前七月對美出口已達975.4億美元,距去年全年曆史高點僅差138億美元,預料最快8月、最慢9月即有機會改寫全年紀錄。

更值得關注的是,對美出超金額7月已達697億美元,不僅創新高,也提前改寫歷年紀錄。美國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7月出口市佔比達32.9%,爲1990年10月以來新高,已連續三個月穩居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

相較之下,對陸港出口雖維持兩位數成長,整體仍呈趨緩態勢。蔡美娜說明,7月對陸港出口年增率爲23.9%,爲近四年來(不含春節因素)最大增幅,主因電子零組件拉貨動能提升。不過,陸港出口回穩主要來自低基期與短期政策刺激效應,大陸內部仍面臨過度競爭與房市掙扎問題,政策效應也逐步遞減,未來走勢仍有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7月對陸港出口佔比降至25.4%,爲2001年2月以來新低。蔡美娜指出,美中出口佔比此消彼長仍在延續,預期未來美國仍佔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