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北京進入自然災害高發期,需重點關注洪澇、地質、風雹災害

新京報訊 據“北京應急”微信公衆號消息,近期,市應急局會同市相關單位對2025年7月份北京地區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分析,形成結論如下:綜合判斷,7月份北京進入自然災害高發期,需重點關注洪澇災害、地質災害和風雹災害,以及降水、高溫等天氣影響。

7月份,預計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二至四成,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大風、雷暴、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較爲頻繁,風雹災害風險較高。風雹災害容易導致樹木倒伏、危牆倒塌、城市生命線中斷、農作物受損減產,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高溫天氣會對城市運行、農業生產、人員健康等造成影響,導致電網負荷增加、農作物生長不利,以及中暑、熱射病等健康問題。

7月份進入主汛期,結合往年同期洪澇災害情況,預計由強降雨造成河道洪水、山洪災害、城市積水內澇等洪澇災害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極端天氣引發的流域性洪水、山洪災害、城市內澇。

7月份,北京進入地質災害高發期,由降雨引發的突發地質災害數量將明顯增加,需關注降水、大風、人類活動等可能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災害,可能發生的區域爲山區交通沿線、房前屋後、部分景區、泥石流溝及採空區等地質災害高風險區。

風險防範提示:暴雨天氣勿前往涉山涉水類景區,遠離地質災害易發區和溝道河道等涉險區域;遇有積水路段,請勿涉水行車,不要在低窪路段和區域停放車輛;平房、危舊房屋、低窪院落、地下(半地下)室居住人員密切關注降雨內澇風險,及時避險。

大風天氣注意出行安全,車輛、人員避免在高大建築物、廣告牌、臨時搭建物或大樹下方停留;駕駛人員注意路況,謹慎駕駛,減速慢行。

雷暴天氣,戶外人員應當遠離高地和樹木,停止高空、水上作業;不接觸外露的鐵鍬、天線等金屬工具或物品。

冰雹天氣,室外人員及時到安全場所暫避;戶外行車應及時在安全處停車躲避;農業、養殖業注意採取必要防範措施。

高溫天氣減少室外高溫暴露和高溫時段外出,避免過度體力消耗,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出現中暑症狀及時用藥就醫;確因工作原因需要在高溫露天環境下作業的人員應當採取必要防護措施,縮短連續作業時間。

編輯 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