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全力應對暴雨洪澇災害

北京:轉移羣衆做好安置

受副高邊緣暖溼氣流影響,7月26日夜間,北京市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發生極端強對流天氣,三區相繼發佈地質災害紅色、山洪災害紅色等預警。7月28日,北京市升級發佈暴雨紅色預警信號。7月28日20時,北京市防汛指揮部啓動全市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學校停止全部線下教學活動和野外教學活動,關閉所有景區、公園、林場,做好受威脅遊客疏散避險。

北京市交通部門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啓動多項停運管控措施,市郊鐵路S2線、懷柔—密雲線、通密線所有列車全部停運,省際班線全部停運,遊船全面停航。針對山區公路水毀險情,北京市交通委全面開展災害巡查、搶險保通等工作,全力組織對G234興陽線、G111京加線、西火路等重點水毀路段開展搶通作業,採取多作業面連續奮戰方式,已快速搶通12處水毀點段。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持續開展受損電力設施應急搶修。隨着7月27日、28日再次出現強降雨天氣,國網北京電力調派325支搶修隊伍2597人在全市分區駐紮,部署205臺發電車、358臺發電機開展緊急供電。截至7月29日8時,共恢復密雲、延慶和懷柔地區96個村莊以及部分高壓用戶供電。目前,電力搶修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密雲區緊急轉移羣衆,在村委會、中小學、民宿戶、農家院、高處民房等安全係數高的點位設立臨時安置點,全力保障羣衆住宿、飲食、醫療等基本需求。受本輪強降雨影響,密雲水庫上游來水量顯著增加,爲應對後續來水,7月27日15時,密雲水庫啓動泄流,爲後續可能出現的強降雨預留防洪庫容。當前,密雲區正集中力量開展“三通”搶修工作,與北京市水務局密切溝通做好密雲水庫下泄時沿岸住戶及相關人員轉移工作,抓緊梳理地質災害及道路、河道受損情況。

懷柔區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防汛搶險工作,設置安置點107個,其中區級集中安置點3個,各緊急避險點和安置點已安排專人負責,生活物資保障充足。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馳援9架無人機,爲受災羣衆空投物資3000份,做好受災羣衆基本生活保障。至7月29日4時,湯河口、喇叭溝門、寶山寺、長哨營地區聯通、電信無線通訊已恢復。截至7月29日8時,懷柔區已搶通道路17處,安全轉移15個鎮鄉街道130個村的11511人。

記者從延慶區獲悉,截至7月29日8時,延慶區共轉移安置2339戶、4295人,6個鄉鎮14個村採取整村轉移措施。全區“四庫一閘”運行平穩,35條河道徑流均未超出河岸。全區各級各類應急救援隊伍保持人員、裝備、物資“三到位”,明確任務分工、搶險點位和物資保障。目前,全區城市運行總體平穩有序。(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河北:搶險救援減少損失

7月28日12時,在河北省道203阜平縣三嶺會村段,一塊巨石佔據了半幅道路。“這塊巨石是最後的‘攔路虎’了,鑽孔爆破後,交通就能恢復正常了。”保定市交通運輸局阜平縣養路工區黨支部書記劉金濤說。因爲強降雨,河北省阜平縣境內的國道207、國道337及省道203線等3條公路,共有170處點位出現塌方或泥石流。災情發生後,當地迅速啓動應急預案,調集機械設備26臺,出動搶險人員350人次,全力疏通修復受阻受損道路。

連日來,河北省部分地區出現極端降雨天氣。據氣象數據統計,7月23日20時至28日16時,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降雨天氣,降水區平均降水量爲73.8毫米,張家口西北部、承德中南部、唐山西北部、保定中南部、石家莊西北部有148個站點超過250毫米。河北保定、張家口、承德等地出現山洪、地質災害、城市暴雨積澇風險,對居民生活、交通、電力等造成較大影響。

河北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確保預警及時、轉移及時、救援及時,全力做好搶險救援應急處置。河北省水利廳及時掌握雨情工情,加強洪水分析研判,截至7月28日8時,利用49座大中型水庫調蓄洪水超20億立方米。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成立4個技術指導組,趕赴承德、張家口、保定重點搶通區域,截至7月28日10時,全省公路共搶通恢復通行160處,公路技術性監測的1649個點位均處在安全狀態。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啓動城市排水防澇應急響應,派工作組前往保定市易縣和阜平縣,指導供水設施修復、城區排澇除險和街道清淤工作。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指導受災地區科學開展災情評估、羣衆轉移安置等災害救助工作。

爲全力開展災區應急通信保障,河北省信息通信行業與電力、氣象等單位實時聯絡,開展通信網絡搶修工作。截至7月28日9時,河北省信息通信行業累計出動保障人員3144人次、應急車輛987輛次、發電油機3142臺次、無人機4臺套、衛星電話213部次,發送應急短信4.17億條。

河北各市縣區也在積極搶險救災。保定市易縣轉移受威脅區域羣衆,各安置點物資儲備充足,基本生活保障到位。截至7月28日17時,易縣建立5個消殺指導組469個消殺小隊,已完成7.6萬平方米消毒消殺。全縣農村公路上290處阻斷點均已搶通或設置繞行路線保障通行。承德市縣兩級應急、交通、電力等部門協同應對,第一時間出動救援隊伍趕赴現場,全力搶險救援,及時修復受損路段,搶修通信線路,恢復電力供應。張家口市康保縣組織黨員幹部、農技專家,開展農田排水、技術指導等工作,最大限度減少農戶損失。 (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山西:加強預警應對險情

近日,山西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引發洪水等自然災害,部分地區受災嚴重,防汛形勢嚴峻。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山西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動,各級部門密切協作,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全力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積極開展救災工作。

自7月23日以來,山西省北中部地區迎來明顯降雨過程,此次降雨導致桑乾河、御河等河流發生明顯漲水過程並持續超警。受強降雨影響,大同市天鎮縣多個鄉鎮受災嚴重,多個村莊被淹。

7月24日至25日凌晨,山西省水利廳多次組織水文、防汛等有關專家開展會商研判,決定自7月24日起,將大同、朔州、忻州3市洪水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7月25日,御河洪峰已順利進入桑乾河冊田水庫,整體汛情平穩。

7月27日,山西省水利廳召開全省防汛會商調度會,進一步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發展態勢,滾動會商當前強降雨防範工作。此外,山西省重大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決定自7月26日起,針對大同、朔州、忻州、呂梁、晉城等地啓動省級地質災害四級應急響應。山西各地積極行動,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如加強值班值守、開展隱患排查、組織羣衆轉移等。

在省水利廳啓動洪水防禦Ⅳ級應急響應後,太原市水務局同步啓動相應級別響應。太榆退水渠最大流量達50m^3/s,通過泵站抽排(最大30m^3/s)與河道下泄結合,保障堤防安全,汾河太原段及其他河流水量平穩,未出現險情。

山西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孟建表示,山西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佈山洪災害、河道洪水等預警信息,進一步做好受災羣衆的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同時,山西將積極組織力量開展基礎設施的搶修和恢復工作,儘快恢復受災地區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經濟日報記者 樑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