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模仿哪吒走紅,家長卻難掩擔憂:把負面教材當模板!

都說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最強的,這也是爲什麼學校的老師總說,看一個孩子有哪些行爲習慣,大概就能想象得到他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的,也正因如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格外重視。

從學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少家長連孩子看什麼動畫片、看什麼電影、玩什麼玩具都要嚴格把關,生怕孩子在學習能力最強的年齡,接觸到了對身心成長不益的內容。

作爲家庭教育的主導者,家長們首先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一種天性,但如何在不磨滅孩子天性的情況下,合理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成了每個家長都不得不思考的主要課題。

7歲男孩模仿哪吒走紅,動作眼神幾乎一模一樣,網友:哪吒本吒

2025年當紅電影《哪吒2》如今可謂是家喻戶曉,幾乎很少有家長沒帶孩子看過這部電影,雖然電影的題材很吸引孩子們,但家長們也不得不承認,孩子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太強了。

在電影《哪吒2》中的許多經典動作和臺詞,早已經被孩子們深深地印刻在了腦子裡,平時背一首古詩需要好幾天,而牢記下這些臺詞卻只需要兩個小時,有的孩子甚至能惟妙惟肖地模仿電影中人物角色的神態和動作。

有些家長對此感到煩不勝煩,畢竟像“你打我噻”這樣的臺詞,在電影裡看覺得好笑,可當孩子整日圍着你嘰嘰喳喳說上幾十上百遍“你打我噻”,家長有再多的耐心也被耗盡了,面對孩子超強的模仿天性,有些家長選擇暴力制止,而有些家長則選擇順應孩子的天性。

一名7歲的小男孩,就因爲模仿哪吒而意外走紅了,他所模仿出來的哪吒不僅服裝造型很到位,就連神態和體態也是惟妙惟肖,而這種幾乎一模一樣的模仿,肯定少不了家長的支持。

有網友評價他是“哪吒本吒”,也有網友覺得,電影中的哪吒雖然搞笑,但在神態上並不值得學習和模仿,像歪嘴、插兜、縮脖等動作,不僅算不上好看,甚至稱得上是壞習慣了。

而家長讓孩子從神態、動作甚至到眼神都去模仿這樣一個影視角色,就不擔心孩子習慣了改不回來嗎?家長有這樣的擔憂可以理解,但卻並不意味着這樣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在家庭教育中對於孩子的天性十分敏感的家長不少,看似是關心孩子的成長,實際上不過是給磨滅孩子天性添了一把火。

兒童的模仿能力是創造力的源泉,但家長也需要把握好引導的尺度

兒童的模仿能力比家長想象中的還要強大,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到影視作品中的複雜表情,孩子們展現出驚人的觀察力和還原度,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其實是他們認知世界的獨特方式。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模仿,像通過模仿來與父母交流,通過模仿老師的思路去學習新的知識等等,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和對社會的理解也在模仿中建立,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爲,學習社會規範和人際互動技巧,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他們理解社會關係的複雜性。

而打壓孩子的模仿天性,其實也間接打壓了孩子創造力的源泉,模仿從表面看是簡單複製,實際上孩子在模仿過程中會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創新,可見模仿本身不是壞事。

但現代媒體讓孩子接觸到更多可模仿的對象,這纔是家長對孩子模仿天性的主要焦慮來源,作爲家長,應該明白模仿是孩子的本性,但更應承擔監護人的職責,把握好引導的尺度,避免過分放任或過度干預,纔是在保留孩子天性和爲孩子保駕護航之間的完美平衡點。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