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元補助變關鍵助攻 和平區農產全國三展登場

▲和平區公所團隊與三位農友合影,共同見證品牌升級成果。(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臺中市和平區公所在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計劃及原住民族委員會支持下,於2025年推動「品牌亮點產業遴選機制」,從衆多優質農家中精選三位在地職人農友作爲示範案例,每戶提供七萬元補助,協助進行設備升級、包裝設計、行銷推廣與加工技術強化,讓傳統農業邁向品牌化與專業化的新時代。

和平區公所指出,除了補助與遴選,今年特別規劃三場全國性推廣活動,預計分別在臺南、新竹與臺中舉行,讓更多消費者能親身體驗和平區農產的純粹與實力,從產地走進市場,建立全國性的品牌印象。同時,目前已有三家農友完成「三章一Q」認證,包括產銷履歷(TAP)、CAS優良農產品與QR Code追溯制度,這些標章象徵品質與安全,也讓和平區農產在全國市場更具信任度與競爭力。

在地三位獲選的職人農友,各有一段與土地共生的故事。位於山腰的「夏伊谷農場」由楊光義經營,他多年專注芭樂栽培,堅持以科學管理結合人工細心照料,果實甜度高、果肉脆爽,補助資源將協助他強化品牌包裝與形象設計,讓「夏伊谷芭樂」不再只是地方名產,更是代表臺灣農業品質的品牌之一。

來自「黑熊柑心」的吳若弟則秉持友善耕作理念,不使用除草劑、保留土地生態原貌,以耐心換來無籽桶柑與香甜甜柿的豐收。她更進一步研發果乾、酵素等多元加工品,將落果化爲新價值,實踐循環農業精神。這次補助計劃將協助她升級設備與加工技術,讓產品更穩定、更具市場延展性,也讓「黑熊柑心」的品牌故事更加動人。

而年輕的黃曉橙,是「就柿好吃」品牌的創辦人。退伍返鄉後,他接手家中甜柿園,2018年面對產量過剩危機,他突發奇想,將B級甜柿製成果乾,意外開啓全新事業。手工果乾堅持「無添加、純天然」,以獨特香氣與濃厚果韻獲得好評。如今他計劃導入冷凍乾燥技術,延長甜柿產季並拓展副產品線,用創新思維帶動青農返鄉潮。

和平區公所表示,每戶七萬元的補助不只是金額支持,更是推動品牌升級的重要起點。三位農友以不同的方式,詮釋了對土地的熱愛與對品質的堅持,他們的故事展現農業轉型的可能,也爲地方創生注入實際動能。未來和平區將持續以三章一Q制度作爲品質後盾,結合全國推廣活動,打造「從山到市」的行銷鏈條,讓和平區農產品不只深耕在地,更能走向全國、邁向國際市場,展現臺灣山城農業的堅韌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