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產量逾4萬公噸 農業部助外銷拓展國際市場

農糧署指出,臺灣文旦以內銷爲主,外銷比例約佔產量3%。過去大陸與香港曾佔外銷市場9成以上,但自2022年起大陸暫停我國柑橘類准入,外銷量驟降,爲照顧柚農,該署積極引導業者拓展新加坡、日本等新興市場,以今年截至9月24日爲例,出口量已達1749公噸。(圖/農業部)

根據農業部農糧署統計,今年文旦收穫面積3722公頃,與去年相當,但因去年連續颱風損及樹勢,加上今年4月乾旱、7月臺風兩大天災衝擊,今年產量僅約4萬6805公噸,較正常年減少3成以上,不過其果實品質依舊優良,且不只內銷,農糧署也積極引導業者拓展新加坡、日本等新興市場,截至9月24日,出口量已達1749公噸。

農糧署指出,臺灣文旦以內銷爲主,外銷比例約佔產量3%。過去大陸與香港曾佔外銷市場9成以上,但自2022年起大陸暫停我國柑橘類准入,外銷量驟降,爲照顧柚農,該署積極引導業者拓展新加坡、日本等新興市場,以今年截至9月24日爲例,出口量已達1749公噸,銷往大陸53%、香港31%、新加坡9%、加拿大6%等地。

農糧署提到,爲提升文旦果品供果量能,農糧署透過柑橘品項服務團隊輔導產業建立健康種苗體系,並提供病蟲害監測、安全用藥、栽培管理與採後處理技術諮詢及現地指導等,建立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同時,爲確保外銷品質,該署藉由三級品質管理制度,自供果園、集貨場到邊境檢疫層層把關,並持續輔導外銷業者與供貨單位契作契銷,依市場需求計劃生產、落實安全用藥,針對日本高端市場,實施分級包裝獎勵制度,鼓勵輸日供果園取得產銷履歷驗證,並落實辭水管理、農藥殘留自主檢驗及完善分級包裝,成功打造臺灣文旦的優質品牌。

農糧署進一步表示,爲方便消費者採購並加深對臺灣文旦的認識,透過產季起跑記者會、農會超市、地區展售會、定點市集及電商平臺等多元通路推動國內行銷;同時,也在學校及機關團體推廣食農教育活動,介紹各產區文旦的特色風味與營養價值,另爲鼓勵消費者於中秋節後持續享用文旦、延續秋季好滋味,該署積極推動文旦多元應用,辦理各種國產水果創意競賽,並號召食品業者研發烘焙甜點、特色料理等,豐富國內外消費者的選擇。

農糧署說明,時值秋季正是品嚐文旦的好時節,消費者選購時可挑選果形略呈梨形、果皮薄而光滑、油胞細緻、手感沉重且底部寬闊者,品質最佳。文旦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果膠及多種礦物質,不僅營養均衡,還能去油解膩,文旦可常溫保存一至兩個月,且有「越放越好吃」的特色,果肉會隨時間由清脆轉爲軟Q,風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