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國高中生齊聚南一中國際研討 交通亂象、浪浪小黑成主題
臺南一中學子汲取生活經驗如育樂街交通亂象、浪浪小黑作爲永續探究主題。(曹婷婷攝)
來自7國40支高中隊伍2日齊聚臺南一中,參加由南一中主辦「2025高中生面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國際研討會」,南一中學子以近10年集體記憶的浪浪「小黑」、育樂街交通亂象等作爲發表主題,探討流浪動物現況、人本交通,引起共鳴。
教育部主秘林伯樵表示,今天國內頂尖高中齊聚一堂,這場盛大研討會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全世界,尤其此次主題透過科學、社會科探究實作角度討論聯合國永續指標,也是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
來自7國40支隊伍今天齊聚臺南一中,參加由南一中主辦的高中生交流國際研討會。(曹婷婷攝)
教育部主秘林柏樵對於高中生的作品給予高度肯定,認爲這個舞臺提供孩子們與國際接軌。(曹婷婷攝)
他說,此次7國40支隊伍參與,提供孩子們國際舞臺,讓國際友人進到臺灣跟學子相互切磋、成長,也很高興成大、南一中藉此呈現臺灣在永續指標的努力,讓全世界看到。他強調,本次研討會結合SDGs與12年國教課綱「探究與實作」,讓學生透過AI、資料分析與實作驗證,提出具體對策,展現行動力。
高一生黃柏鈞、高二生許聿亨發表「育樂街交通問題」,兩人提到育樂街交通違停嚴重、停車格明顯不足,險象環生,學生都很有感。許聿亨舉例,育樂街因學生、上班族出入者衆,汽機車進出頻繁,爲求便利而違停的人也不少,對行人並不友善,希望當地增設人行徒步區、禁止大型車輛進入,確保行人安全,另也希望於尖峰時間增加交通維護人力。
高一生尤翊存則以近10年南一中集體記憶的「小黑」爲主題,讓大家興起關懷流浪動物現況,希望能找到減少動物們在外遊蕩宿命的解方,並從學子們開始身體力行。
南一中校長廖財固說,面對全球永續發展的挑戰,青年行動成爲希望的起點。今年邀請臺灣10所高中22支隊伍參與,國際隊伍包括日本8隊、越南4隊、馬來西亞3隊,以及菲律賓、泰國與香港各1隊,顯示跨國學術交流日益深化,透過跨領域的研究與實作,共同迴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
今天開幕式後由臺灣大學校長陳文章發表專題講座主題〈綠色材料的發展與挑戰〉,他鼓勵學生關注科學如何迴應人類與地球的需求,並從基礎研究連結實際應用,爲未來開創新局。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全程都將以英文分享報告及交流,朱恩甫表示,事前從研究主題到報告,投入一整個學期時間準備,「很累,但學到的遠比在課本上還多,非常充實!」「透過研究,讓我們學會用不同視角看待問題,是很深刻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