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指甲狀態泄健康危機 醫:橫向凹陷恐糖尿病
指甲不僅是美麗的象徵,更是健康的「警報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指甲不僅是美麗的象徵,更是健康的「警報器」。對此,醫師虞哥列出6種指甲狀態,包括白點、指甲易碎、蒼白指甲、橫向凹陷、縱向條紋,以及小凹坑,各自對應不同的健康問題。其中以橫向凹陷來說,可能是身體遭受重大壓力、嚴重缺鋅,或糖尿病等警訊。
醫師「虞哥」在粉專《醫食無虞 It's well》發文表示,許多健康狀況都可能透過指甲變化提前發出警訊,並整理出以下6種指甲狀態,值得特別注意:
1、白點:輕微外傷、過度修剪、蛋白質攝取不足,也可能與鋅缺乏有關。
2、指甲易碎:可能與鐵質不足、甲狀腺功能異常、血液循環不良有關。
3、蒼白指甲:可能是貧血、低血壓、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所致。
4、橫向凹陷:可能是身體遭受重大壓力、嚴重缺鋅、糖尿病或系統性疾病的警訊。
5、縱向條紋:常見於年齡增長、慢性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營養不良,也是指甲自然老化的表現之一。
6、小凹坑:可能與長期重體力勞動、營養不良,乾癬、溼疹、圓禿(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相關,需特別留意皮膚狀況。
談及該如何保持指甲健康,虞哥建議,日常飲食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B和C,以及鐵、鋅等礦物質;確保攝取充足水分,以防止指甲乾裂或脆裂;避免頻繁使用指甲油或去光水,以免化學損害令指甲變脆;保持清潔與保溼,以預防細菌或真菌感染。另外,亦要避免咬指甲,以免影響其生長並減少感染風險。
家醫科醫師陳昱彰先前提醒,指甲橫紋可能是米氏線、博氏線或假性白甲症。米氏線原因包含暴露於毒性物質、接受化療或患有嚴重疾病,以及營養不良;而博氏線則與糖尿病、心臟病、甲狀腺問題、壓力過大、營養不足、溼疹、皮膚疾病等相關;至於假性白甲症,爲指甲表面因真菌感染或化學物質沾附變白,隨指甲長出而消失,通常問題不大。若橫紋持續3~6個月未改善,務必接受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