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營收斷崖式下跌,精緻餐飲的出路何在?
中國精緻餐飲出路何在?
全國上半年經濟數字出爐,餐飲業達到了27480億的營收規模,平均增速4.3%;精緻餐飲增速3.6%,增速低於整體行業,並在6月份出現斷崖式下跌,增幅只有0.9%,表現出顧客對高端餐飲消費信心的不足。
六月份的營收滑鐵盧讓各大餐廳開始各顯神通,有五星級酒店冒着40度高溫擺攤,也有精緻餐飲全面轉型家庭宴請,更有培訓機構推波助瀾,推出更卷的主題小型宴會......但依然無法阻擋市場的頹勢,有的單店虧損好幾萬,有的大品牌多店虧損幾百萬,甚至出現了餐飲史上最大的冷笑話:某知名餐飲品牌創始人說,我現在“關一店比開一店還高興”。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精緻餐飲進入到了速降通道?
前文我們談到過,主要是三大原因:一是房地產業以及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已經飽和,這批精緻餐飲的常客因爲沒有了生意機會,導致精緻餐飲失去了原來最大部分的顧客;
二是我們的經濟進入到存量時代,新的經濟引擎還沒有拉起來,加上飽和的餐廳供給量,市場明顯是僧多粥少;
三是當前的政策情況,整治違規吃喝,說是正常飯局可以參加,但是哪個人出來吃頓飯還要自證清白呢?
這可是最有消費能力的一批客戶!
知道行業爲什麼消退和下行的底層邏輯後,決策者才能根據自己的資源情況重新審視未來的路。
第一、餐飲業肯定不再是過去容易乾的行業了,尤其是精緻餐廳,投資大,要求高,運營成本與營收失調,對於普通人來講,不再是一個好行業。
第二、行業供給量太多,必然有些餐廳要被淘汰掉,至於是不是你被淘汰,不僅要看當前的經營狀態,更要看有沒有符合條件的經營團隊。目前大部分經營不利的餐廳,其核心原因還是缺乏稱職的團隊,從創始人到經理人,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是不適配。
如果你感覺自己的團隊能力足夠,而且創始人和經理人比較適配,就可以在當下環境下實現緊縮態勢,在低成本運營下等待市場好轉。
至於團隊能力和適配度怎麼檢驗,當下就是考驗團隊的最好時間,團隊能否扛得住這一波壓力,同時還能高效執行當下的政策,能開創性的設計創收手段,能倒逼自己去整修內務,訓練隊伍,提升服務細節,爲顧客創造更多體驗感,如果這幾項工作裡一項都沒有,坐在一起只知道抱怨所謂大環境,那就是不適配,不如趁早止損,關門閉店。
我有個客戶,當發現市場下行無力阻擋的時候,硬下心,強硬的把每一家餐廳的團隊精簡到只剩骨幹,爲的就是節省資金,等待下一輪機會。
第三、調整經營原點,從“經營一間好餐廳”調整到“提供顧客價值”上來,從“生產思維”調整到“顧客思維”上來。
這個經營原點的調整,其實是下一代經營思路的比拼。
未來的商業比拼絕對不是生產思維,而是顧客思維。就像現在有人說,我的菜品只要足夠好,就不怕沒生意。事實上呢?菜品再好,如果不能給顧客帶來價值,正向情緒的激發,你就是生意好不到哪去。
現在的要求是菜品好是標配,菜品美是高配,菜品有意義纔是絕配!然後還要加上環境主題,服務細節,包括這一段時間裡顧客到底以什麼心情度過的,都是顧客價值的體現。
海底撈的廣告語從“嗨,海底撈”到“一吃海底撈,馬上沒煩惱”的變化,就是最典型的思維轉變!
所以顧客價值不是比拼常規功能,而是驚喜功能,是我不知道的,但是你卻把它做出來的驚喜!
精緻餐飲是顧客對美好生活追求實現的載體,這個市場永遠都在,問題是你能否堅持到勝利的一天,衷心祝願大家都能等來這一天。
大餐謀:老闆枕邊書,快速決策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