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退休夫婦移居鄉下 被3原因嚇到逃回都市

退休生活應及早規劃。(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嚮往在退休後離開都市喧囂,到鄉下享受悠閒生活。然而,日本一對65歲夫妻的經驗顯示,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有落差。

《THE GOLD ONLINE》報導,安田直樹在東京工作35年後退休,擁有約2000萬日圓(約新臺幣410萬元)的退休金,他與妻子雅子決定搬到關東附近的山區,過起田園生活。夫妻倆每月可領年金收入約26萬日圓(約新臺幣5.3萬元),他們原本期待在自然環境中度過安逸的晚年。

夫妻倆買下無房貸的獨棟住宅,也擁有一輛車,周遭朋友都稱他們爲「退休後的人生勝利組」。退休初期,他們享受園藝、徒步旅行等活動,生活看似理想,然而,隨着時間推移,現實問題逐漸浮現。

由於年紀漸長,開車讓安田直樹感到焦慮,而最近的公車站距家徒步需20分鐘,搭公車到醫院往返可能花費近一小時,生活便利性大幅下降;物價也比預期高,暖氣、冷氣及汽油費上漲,加上大部分生活用品需到30分鐘車程的大型超市採購;雖然住處有診所,但專科醫療仍需進城就診,慢性病若惡化可能無法及時就醫,這三件事讓夫妻倆很頭痛。

更重要的是,東京的大女兒懷孕,夫妻希望能多陪伴照顧孫子,生活便利性成了考量重點,最終,夫妻倆決定賣掉郊區住宅,搬回東京。他們認爲,退休生活真正需要的不是寬廣花園或絕對安靜的環境,而是適度的休閒、能隨時見朋友、以及便利的醫療設施。

綜合國內外專家說法,搬到鄉村並非不當選擇,許多人能結識新朋友、培養興趣、過上滿足生活,但選擇時仍需考慮基礎設施、人際關係,以及未來醫療和照護需求,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至於適合規劃老後住家的時間點,作家林黛羚曾表示,建議從40、50歲時就開始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體能以及家族狀況,提早一步步設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