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每13人就1人失智 竹山秀傳醫院辦樂智博覽會

▲「記憶同行*銀光樂智」博覽會今天登場。(圖/竹山秀傳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9月「國際失智症月」到,竹山秀傳醫院於今天舉辦「記憶同行*銀光樂智博覽會」,邀請包括竹山鎮山崇、鹿谷鄉彰雅,集集、水裡和信義等樂智服務據點約100位個案及家屬,一起參與互動闖關遊戲,呼籲除了醫療照護,社會大衆也共同理解與支持,以建立對失智症患者友善的環境。

本次樂智博覽會於竹山文化園區登場,邀請多家廠商帶來多樣化的智能應用輔具,包括交互推舉器、動手腳運動器、及投幣訓練箱等針對上肢下肢的訓練,增加種手靈活度,另有兩臺認知訓練的遊戲器具,透過簡單有趣的互動,讓長輩們能開心愉悅,同時設計8大亮點關卡,闖關時也宣導失智長輩的照護環境可利用氣味和光線,幫助失智症患者緩和情緒;而平均年齡超過85歲的彰雅社區、山崇社區的長輩還一起上臺表演,場面溫馨有趣。

竹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彥良指出,失智症是腦部疾病的其中一類,個人意識會出現思考能力和記憶力漸進式地退化,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統計,目前國內失智症人口超過32萬人,65歲以上長輩約每13位中,就有1位失智者,隨着年齡增長,失智症的盛行率會明顯提高。

該院院長莊碧焜表示,面對失智議題,不僅需要民衆一起認識疾病,更要理解失智雖無法治癒,但可透過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來延緩,包括融入懷舊治療、音樂治療、營養治療、運動治療,都有一定的效果;竹秀從106年開始,就以社區照護模式設置樂智學堂提升對長輩的照顧,陪伴失智者一起「與記憶同行」。

南投縣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致詞時也提醒,失智症的個案大部分都是認知的問題,所以請記得「看、問、留、撥」四字口訣,多留心、多問一句就能作爲判定是否走失的一個警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