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再婚後住院,老伴的表現,讓女兒改口說了這樣的話

人到中晚年才明白:64歲再婚後住院,老伴的表現,讓女兒改口說了這樣的話

我今年64歲,前夫心臟病走了五年。

三十多年的夫妻,家裡突然就剩我一個人了。

冷鍋冷竈的,做飯都不知道該做多少。

想找個人說說話都沒有。

兒子女兒都有自己的家,工作忙,孩子小。

他們孝順,可也不能天天陪着我。

一到晚上,一個人躺在牀上,那種滋味真不好受。

第二年春天,小區組織春遊,我認識了老張。

他的老伴也走了三年,我們倆的境遇差不多。

老張退休前是工程師,話不多,人很實在。

他會修家裡的水龍頭,會做幾道拿手菜。

我們倆慢慢熟了,經常一起散步,一起買菜。

有他在,日子好像也沒那麼難熬了。

有一天,他跟我說:“老李,咱們倆搭個伴過日子吧,也能互相照應。”

我心裡咯噔一下,很亂。

一個人是孤單,可我也怕兒女不同意,怕街坊鄰居說閒話。

我還是硬着頭皮跟兒子女兒說了。

他們的反應比我想的還大。

兒子在電話裡說:“媽,你都多大年紀了,還折騰什麼?萬一碰上騙子圖你錢怎麼辦?”

女兒更直接,她回來看我,一進門就說。

“媽,我爸才走幾年啊?你就找別人了?你對得起我爸嗎?”

我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我對女兒說:“媽不是不想你爸,是一個人真的太苦了。”

“媽就想有個人說說話,生病了有人在身邊,這有錯嗎?”

女兒看我哭了,也不再說什麼。

我明白他們的擔心,但我有我的主意。

我說:“我和你們張叔叔處了快一年,他人怎麼樣,我心裡有數。”

“我們這個年紀,圖的不是別的,就是個伴,有人陪着吃頓飯,說句話。”

後來,我讓老張和孩子們見了一面。

老張當着他們的面說:“我不圖你們媽什麼,我的錢我的房,都是留給我自己孩子的。”

“我們就是搭個伴,互相有個照應。”

他還說:“你們要是不放心,我們不領證,就這樣住一起。”

孩子們看他這麼坦誠,也不好再說什麼。

我們就這樣,簡單辦了兩桌,請了幾個老朋友,就算是在一起了。

婚後日子過得很平淡。

他喜歡看新聞,我喜歡看電視劇。

他口味重,我吃得清淡。

都是些小事,磨合磨合就過去了。

真正讓我看清這個人的,是上個月我生病。

我血壓高,頭暈得厲害,住了幾天院。

兒子女兒工作都忙,只能下班了過來看看。

是老張,天天在醫院守着我。

他給我買飯,一口一口餵我吃。

給我削水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晚上我睡不着,他就坐在牀邊陪我說話。

有一天,女兒提着水果籃來看我,正好撞見老張在給我擦臉。

他動作很慢,很仔細。

女兒站在門口,沒出聲。

等老張出去打開水了,女兒才坐到我牀邊。

她抓着我的手,半天沒說話。

然後,她悄悄跟我說:“媽,我看張叔叔對你挺好的,有他在,我們也放心了。”

我聽了女兒這句話,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老張打水回來,女兒站起來,對着他喊了一聲:“張叔叔,這幾天辛苦您了。”

老張愣了一下,笑了笑:“一家人,說這個幹嘛。”

人到中晚年才明白,再婚找的不是年輕時的激情,而是實實在在的陪伴。

不是爲了向誰證明什麼,就是爲了不讓自己在孤單里老去。

身邊有個人,熱飯熱湯,知冷知熱,這就夠了。

我相信我前夫在天上,也希望我能過得好。

朋友們,如果你們也是獨自一人,不要怕重新開始,當然,也要擦亮眼睛。

你們覺得老年人再婚,最應該看重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