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kg小學生尿酸飆到440! 醫生嘆:家長太常煮雞湯「補身體」
▲DIY下酒菜「肝脆薯了蒜了」陸網爆紅。(圖/翻攝自小紅書)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網路上近日出現一種名爲「肝脆薯了蒜了」的網紅吃法,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在影片中,將滷豬肝(或鵝肝)、酥脆洋芋片與生蒜片搭配食用,並稱「滋味超上頭」。然而醫師提醒,這種組合雖新奇,卻可能對部分民衆造成健康風險。
據《錢江晚報》報導,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楊科朋指出,「肝脆薯了蒜了」的強烈味覺刺激雖能帶來快感,卻可能成爲痛風急性發作的導火線,豬肝屬於高嘌呤食物,若短時間大量攝取,就會使血液中尿酸濃度暴升,多餘的尿酸沉積成結晶,易在血液循環不佳的關節處累積,引發紅、腫、熱、痛等劇烈症狀。
▲多人分享作法。(圖/翻攝自小紅書,上同)
楊科朋表示,洋芋片油脂、鹽分與熱量都高,是典型的「增肥神器」,肥胖者更容易出現尿酸升高與代謝困難的問題,至於大蒜雖然嘌呤不高,但辛辣刺激性強,若關節中已有尿酸結晶,仍可能誘發發炎反應。他補充說,許多民衆邊吃這道「肝脆薯了蒜了」邊喝啤酒,酒精會抑制尿酸排泄、促進其生成,讓痛風風險更高。
他指出,近年來中國高尿酸與痛風患者中,18歲至35歲族羣比例高達六成,疾病明顯年輕化,「以往痛風多見於中老年人,如今連小學生都有尿酸過高的情況。」他還提到,曾接診一名四年級男童,身高148公分、體重達63公斤,尿酸值高達440umol/L(同齡正常值應在357umol/L以下),確診爲高尿酸血癥,所幸發現及時,尚未出現明顯症狀或腎臟損傷。
▲男童家長經常煮雞湯給他喝。(示意圖/AI制)
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這名男童平時以碳酸飲料、手搖飲料當水喝,家長爲了「補身體」常煮雞湯、鴿子湯、老鴨湯等,長期下來導致尿酸居高不下。
在治療方面,浙江新華醫院風溼免疫科範永升教授,以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兒童痛風及高尿酸血癥。中醫認爲,痛風與溼熱、痰濁、脾腎虛弱、氣滯血瘀等因素有關,兒童脾胃功能尚未成熟,應以健脾利溼爲主,並於急性期搭配清熱退腫、通絡止痛等藥物調理。
▲奶皮糖葫蘆也同樣爲網路爆紅甜點。(圖/翻攝自小紅書)
楊科朋提醒,從貝果、奶皮糖葫蘆到如今的「肝脆薯了蒜了」,網紅食物層出不窮,嚐鮮固然無妨,但仍應適可而止,若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胃腸疾病或肥胖問題,更應謹慎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