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童不會數數「竟是發展警訊」 醫示警3歲前是早療黃金期

▲醫師提醒,錯過早療黃金期,孩子學習恐落後。(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一名母親帶5歲兒子準備打疫苗而首次接受發展篩檢,孩童在「語言認知」項目中無法分辨圖卡中幾顆小球,也無法認得數字,媽媽原以爲「只是學數學比較慢」,沒想到可能是學習障礙,隨後透過轉介,及早介入療育。醫師提醒,3歲以前是所謂的早療黃金期,越早發現問題就可越早介入。

小兒專科醫師徐碩澤指出,許多家長面對孩子成長的細節難以掌握,從語言表達慢、社交退縮到精細動作不靈活,往往不易察覺,該名5歲孩童活潑、語言表達能力佳,因準備打疫苗而首次接受篩檢,看似一切正常,卻在「語言認知」項目中無法分辨圖卡中幾顆小球、也無法認得數字1到9,在建議下轉介醫學中心,才驚覺孩子可能面臨學習障礙風險。

「0到6歲是神經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尤其3歲以前是所謂的早療黃金期,錯過就難以追回。」徐碩澤說,臨牀觀察發現,多數家長容易將發展落後誤認爲「只是慢一點」,忽略了潛在風險。

發展篩檢不只是測試數字與語言,而是一套專業評估工具,能協助家長用科學依據認識孩子,而非憑經驗猜測。徐碩澤提醒,根據國健署政策,每位7歲以下兒童享有6次免費兒童發展篩檢,評估涵蓋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與社會互動四大面向,越早發現問題、介入療育,未來孩子在學習與社交上越能減少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