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曬衣地雷」讓衣服又悶又臭 原來和衣架材質也有關
▲原來曬衣服也有大學問。(圖/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最近天氣不穩定,有時候下雨天溼氣重,讓衣服變得難以晾乾,若曬衣方法不當,還容易導致衣服悶臭發黴。以下是幾個常見曬衣地雷,不但讓衣服難幹,還可能影響健康。
1.室內通風不良
很多人下雨天會把衣服晾在室內,但若空間密閉、沒有開窗或使用排風設備,溼氣無法散去,衣服自然難以乾透,還容易產生黴味。建議開窗通風,搭配電風扇或除溼機,加速水分蒸發。
2.衣服擠在一起曬
有時候衣服堆了太久沒洗,每次都會將衣服擠得很緊一起曬,導致空氣無法流通,幹得慢又容易悶臭。正確做法是保持衣物之間有空隙,讓空氣可循環流通,有助水分蒸發。
3.未充分脫水就晾曬
衣服洗完沒脫幹水分就直接晾,尤其是厚重衣物,會讓晾乾時間加倍,也容易滋生細菌。記得洗衣機設定「高脫水」模式,並確認衣物已達半乾狀態再曬。
4.使用錯誤材質的衣架或曬衣位置不當
使用吸水材質的衣架,像是布包鐵絲或把衣服曬在陰暗、靠近牆角的位置,都會讓乾燥速度變慢。建議選用塑膠或不鏽鋼衣架,並選擇通風、光線充足的位置晾衣。
5.沒有抖平衣物
衣服如果皺成一團、未抖平,會讓布料之間堆疊難以散熱,導致內層悶溼發臭。曬衣前應先抖平並翻面,讓內層能接觸空氣,加速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