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首作!81歲彩繪大師馮進興返斗六 親見福興宮動土

福興宮於1967年落成時的廟門彩繪是馮進興所畫,58年來維持原狀,當年馮進興是年輕小夥子,如今已成大師。(周麗蘭攝)

斗六市施瓜寮福興宮今(18日)動土重建,現場冠蓋雲集,縣長張麗善、立委劉建國均出席持鏟動土。(周麗蘭攝)

斗六市施瓜寮信仰溫府王爺,日據時代一度在民宅供奉,直到58年前啓建「福興宮」,但近年漏雨嚴重、長壁癌,信徒歷經5年逐步把廟旁周邊土地買齊200坪,今日隆重動土重建。值得一提的是,58年前的廟門是默默無名的年輕工藝師馮進興彩繪,保留至今從未粉刷,81歲馮進興如今已成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彩繪保存者,他今天專程搭火車回來參加動土典禮,再看一次自己出師後的第一幅作品。

馮進興58年前的落款仍清晰可見。(周麗蘭攝)

斗六市長安裡施瓜寮社區的福興宮主祀溫府王爺廟及媽祖,有200多年曆史的溫府王爺廟在日據時代因皇民化運動被毀廟,直到1967年社區居民才籌資重建,先前都是輪流安奉於民宅,福興宮完工迄今58年,規模不大但是村民虔誠的信仰中心。

30年前福興宮舊有擴廟計劃,直到近年廟身屋瓦老舊,每逢大雨廟內漏水,牆壁也長出壁癌,信徒決定翻修或重建,5年來陸續買下廟的周邊土地共200坪,部分信徒希望以移廟方式保留原廟,可惜無地基做罷,加上擲筊請示神明,溫府王爺同意重建,且保持原規模即可。

主委林豐立說,管委會30年來逐一洽詢周邊土地地主,直到5年前才因緣具足,其中1筆已經被轉賣30年,地主5年前同意以30年前的原價賣給管委會,並自行支付增值稅20多萬元,相當令人感動。前年有2筆地差點被買走,他與妻子緊急買下捐給廟方,加上另一筆共湊成200坪土地。

彩繪大師馮進興(前排左四)當年爲施瓜寮福興宮彩繪廟門時還是剛退伍的年輕小夥子,如今已成大師,他今專程從高雄搭火車到斗六出席動土典禮。(周麗蘭攝)

林豐立表示,以移廟估價要1200萬元經費過高,且無地基可能損及結構,決定留下石獅、石雕、廟門等文物重建,增建一座觀音殿及一幢辦公大樓,設置圖書室讓村莊弱勢孩子可以溫習功課。

值得一提是,福興宮58年前落成時的廟門,是一名來自高雄23歲年輕小夥所彩繪落款「馮進興」,是他彩繪生涯的第一幅作品,且6面廟門都是7吋厚的原木臺檜,如今已找不到相同等級廟門,馮進興也已成大師,高雄市府正爲他作傳,幾個月前一名成大博士生爲馮到宮內作田野調查,再度連上緣分。

馮進興彩繪的廟門是一種以手指按壓的特殊技巧,因長久被香火燻黑,8年前曾有信徒欲出資重繪,幸遭林豐立阻止而維持原狀。馮進興日前得知施瓜寮福興宮要重建,今特地搭火車從高雄遠道而來出席。

林豐立表示,王爺慈悲同意以原規模重建,舊廟的廟門剛好可原封不動再用,這次也將請馮進興大師協助修復。

今日施瓜寮福興宮動土典禮貴客雲集,縣長張麗善、立委劉建國、縣議員鍾明馨、陳永修、賴淑娞、江文登、張維崢、陳芳盈等人都到場祝福,其中有個96歲的稀客是前桃園區農改場場長張學琨,他畢業於日北北海道大學博士,是施瓜寮的第一個博士,去年捐100萬元獎助學金,廟方希望給予弱勢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的發想,也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