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週年/朝小野大國會成主戰場 藍綠衝突從推擠變拳腳相向

▲立法院院會衝突不斷。(圖/記者屠惠剛攝)

總統賴清德520執政將滿一週年,回顧這一年來的政治環境,朝小野大的局勢,讓立法院成爲主戰場,朝野對立加劇,甚至有股暴戾之氣;而國際局勢也千變萬化,中共解放軍軍演常態化,兩岸關係愈趨緊張。《ETtoday新聞雲》彙整了賴清德這內外交迫的一年,從國會、內閣、國防到兩岸,一次讓讀者瞭解,這一年到底發生了哪些事。

記者崔至雲、杜冠霖/臺北報導

由於國會朝小野大,每每在議事攻防上朝野立委無不箭拔弩張,雖然立法院上演全武行不是新鮮事,但這屆立院立委肢體衝突卻日益嚴重,從推擠直接升級爲拳腳相向,致使不少藍綠立委掛彩送醫,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態勢,可謂「古已有之,於今爲烈」。

自民進黨在2024年立委選舉中失去過半席次後,國會局勢轉爲藍白聯手主導、綠營強力抗衡的狀態。從最早的國會改革案修法開始,便引發民進黨強烈反彈,因此在議場展開多次激烈杯葛行動。審議國會改革案時,從早到晚衝突不斷,藍綠雙方推擠、拉扯場面混亂,多位立委在混戰中受傷。包含立委陳菁徽遭綠委鍾佳濱從後方環抱拉扯,重心不穩自主席臺跌落,臀部嚴重瘀傷;藍委吳宗憲事後也發現肋骨遭不明人士肘擊;沈伯洋則在混戰中被從高處推落,出現輕微腦震盪。此外,立委林月琴在場內遭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踹及下體,導致流血;郭國文在搶奪主席臺時失足摔落,導致尾椎骨折。

▲▼立法院院會,朝野激烈衝突,立委沈伯洋從主席臺摔落送醫。(圖/記者李毓康攝)

而去年11月,立法院審查《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該案還在委員會的時候, 國民黨甲級動員,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因不滿國民黨立委霸佔主席臺,往人牆走去,中途與國民黨立委張智倫發生衝突,怒扯衣領,至於召委陳玉珍則一度被壓制在桌上,雙方衝突不斷。混亂中,藍營立委陳永康膝蓋受傷,經診斷爲膝蓋韌帶斷裂,並抽出50cc積血。此場衝突雖沒有5月國會改革案規模龐大,卻因傷勢嚴重、畫面震撼,再度引發朝野互控暴力升級。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宣佈財委會散會,遭民進黨立委賴惠員等人追打。(圖/記者林敬旻攝)

一位前民進黨立委坦言,過去即便有衝突也是「行禮如儀」,且還有一些不成文規定,例如男立委只能對上男立委、女立委對上女立委,且都是點到爲止,但現在界線沒有那麼清楚了,過去衝突發生前,還會有其他黨的女性民代怕弄丟一些較貴重的首飾,會先取下後交給他保管,打完之後再來拿,「相比當時,現在國會氣氛肅殺許多」。

也有資深綠委透露,這屆綠營幾位年輕力壯的男立委都落馬,反而國民黨出現不少人高馬大的新科立委,讓綠委在搶佔主席臺的攻防上確實處於劣勢,且國民黨幾位新科立委都是「往死裡打」,不見血不罷休,還會在議場鏡頭拍不到的地方出腳猛踹,兩邊打出火氣,衝突情勢自然就不斷升級。

一位在立院待超過20年的立院人士感慨,這屆國會藍綠對立嚴重時,遇到衝突打起架來一點都不客氣,他透露,本屆新科立委多,有幾位新科立委私下甚至說,沒有人告訴過他們打架是要打假的。

有藍委坦言,過去立法院內即使發生推擠,也多有「下手留情」的默契,彼此都清楚界線所在。但如今的立院文化,拉布條、衝主席臺、搶公文、搶麥克風成爲常態,「不留情面」也逐漸變成各黨立委的競爭表現。

在行政權仍由民進黨掌握的前提下,立法院內關鍵法案、預算與調查權等實質操作權卻掌握在在野聯盟手中,使整體政局陷入高度拉鋸。藍營人士指出,當朝野缺乏基本政治互信與溝通機制時,議會空間將持續被消耗於程序戰與肢體衝突,進一步影響法案進度與政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