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交通成果發表 交長陳世凱:加速離島建設、落實均衡臺灣

交通部長陳世凱。(餘弦妙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27日指出,交通政策的核心是爲全民打造安全、便捷、永續的移動環境,不論是偏鄉離島、都市社區,抑或高齡與弱勢羣體,均應公平享有交通服務與移動權利。

交通部於27日於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桃園監理站舉辦「520週年施政成果記者會」,向社會各界說明過去一年施政成果,展現政府落實「均衡臺灣」、「人本交通」及「綠色運輸」政策的堅定決心與具體作爲。交通部配合政府「均衡臺灣」政策,持續強化對離島地區的港埠與機場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提升觀光服務品質,縮短城鄉差距,推動區域共榮發展。

在綠島與蘭嶼地區,交通部啓動機場外觀風貌整建計劃,導入在地文化設計,打造順暢且富特色的旅運動線;蘭嶼開元港候船室工程將於今年動工,預計2027年完工,年服務量可達20萬人次。澎湖地區則完成馬公1號與3號碼頭改善、旅運中心升級,並推動郵輪旅運中心新建及七美、望安機場整建,提升島際交通品質與旅運體驗。

金門機場2025年完成跑道與導航設施招標作業,水頭港客運中心預計年底啓用,年旅客容量可達350萬人次,同時完成九宮與水頭港遊艇基礎建設與港區圍堤工程。馬祖地區持續進行北竿機場跑道延長與新航廈建設,提升霧季航班穩定性,南竿福澳港則完成浮動碼頭整建,東莒猛澳候船室已於5月完工啓用,東西莒各碼頭也正推動護岸與防波堤改善,全面強化海空交通安全與便利。

我國交通政策正從過往以車爲本的導向,轉型爲「人本交通」,致力於打造以行人安全、友善環境爲核心的交通體系。交通部自2025年起全面推動「道安三箭」政策,針對行人通行安全擴大穿越道與停止線淨距、強化照明、提升車窗透光率管理,並積極設置行人專用號誌、早開時相與庇護島等措施。此外,從113年底開始,交通部也着手研擬無照駕駛相關修法,預計在下半年提出比照酒駕處罰的修法方案,提升人行與行車安全。

面對邁向超高齡社會的臺灣,持續通盤檢討整體駕照管理制度,讓每一位用路人都能平安回家,是交通部駕照制度改革中落實的核心精神,從初學者的考照制度,違規者的回訓制度,到高齡者的換照制度,交通部將在3個月內完成細部規劃,提供貼近需求、務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新手駕駛上路更有保障、幫助違規駕駛者修正行爲,提升風險認知、完善逐漸年長的高齡駕駛換照制度,以「協助」爲交通部駕照管理政策方向的核心。未來,也將參考日本製度,推動更多友善措施,協助年長者持續安全駕駛,透過更友善、體貼的制度,安心駕駛,平安回家,「換照保平安 安全行車一世人」,交通部與全民同行,邁向更包容、安全、充滿尊重的交通未來。

爲實現交通平權與永續移動目標,交通部積極推動以TPASS通勤月票、幸福巴士與市區電動公車爲核心的公共運輸改革,建構全臺涵蓋率高、環境友善的運輸網絡。TPASS通勤月票自推出以來,已協助20個縣市依地方特性推出28種票種方案,2024年公共運輸整體運量較2022年提升27.4%。以臺東299元TPASS方案爲例,深受民衆支持,有效降低交通負擔、提升運輸使用率。今年並推動TPASS 2.0常客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萬人完成登錄,預期將持續提升大衆運輸使用率。

在偏鄉公共運輸方面,「幸福巴士」政策已於191個鄉鎮設置495條服務路線,並導入彈性預約與固定班次並行的服務模式,協助民衆就醫、就學與生活移動需求。此政策核心爲「在地人服務在地人」,交通部預期在117年達成「鄉鄉有公車」的目標,實現公共運輸全區域覆蓋。

同時,配合國家減碳與淨零目標,交通部推動「2030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截至目前已上路3,311輛電動公車,並於今年覈定地方汰換760輛。未來將持續導入智慧充電管理系統,提升整體能源使用效率與電網穩定性,並促進國內電動車產業發展。

此外,在鐵道建設方面,交通部持續推動高鐵延伸屏東與宜蘭、臺鐵地下化工程與花東雙軌電氣化,並於今年5月起引進新一代E500型智慧電力機車加入營運行列,具備更高功率、較低故障率與即時雲端傳輸能力,將有效提升臺鐵服務品質與運輸安全。

爲加速實現南北雙空港願景,交通部全力推動桃園與高雄兩大國際機場升級與建設,打造臺灣通往世界的雙核心樞紐。位處北部的桃園機場,作爲國家門戶,肩負連結全球的重要任務,今年北登機廊廳即將完工,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工程也正加緊趕辦,並於今年榮獲2025年Skytrax「全球最佳行李運送機場」等多項國際大獎,展現我國機場營運品質與國際競爭力。

而南部的高雄國際機場,則於5月7日正式動土第一期航廈工程,未來完工後將成爲推動大南方半導體S廊帶、強化新南向政策發展的重要交通據點,帶動南臺灣產業升級與國際人流往來。交通部將持續整合資源、加速建設,讓國人與國際旅客早日體驗更大、更好、更便捷的機場設施與優質服務。 在港埠建設方面,交通部亦致力於提升營運效能與智慧化水準,打造世界級智慧港口。

高雄港去年底啓用全臺首座全自動化「第七貨櫃中心」,可同時停靠4艘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輪,展現臺灣港羣智慧轉型實力;臺北港則積極發展智慧物流倉儲,基隆港郵輪旅遊市場蓬勃發展,2024年外籍旅客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展現港埠多元轉型成效。

展望未來,交通部將持續以「人本、安全、永續、均衡」爲核心價值,深化政策執行與科技應用,結合地方需求、數據分析與產業協力,打造全民共享、全域通行的智慧交通網絡,讓國人不論身處何地,皆能安心出發、平安到達,共享優質交通生活。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