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別再留戀!專家勸這8樣東西該趁早扔掉

財務及生活環境的規畫很重要。(圖:shutterstock/達志)

爲了享受更安穩的晚年生活,專家建議,人們應該在五十多歲時就開始進行人生的「斷舍離」,主動清理那些會持續消耗金錢與精力的事物。《President Online》整理出八項到了五十歲後應儘早清理的項目。

第一,多家銀行與證券帳戶。專家建議仔細盤點所有金融帳戶,統整資產並關閉閒置戶頭,以便日後更有效率地管理財務。

第二,舊照片與信件。這些紀念品雖充滿情感價值,但若佔據大量空間,反而成爲負擔,可考慮將珍貴照片數位化保存,捨棄不必要的紙本資料,減少家中堆積。

第三,沉重的傢俱與大型電器。老年後搬動困難,甚至可能造成跌倒與骨折等意外,趁着身體仍健康時,處理掉無人使用的沙發、健身器材或老舊電器,既安全又能釋放空間。

第四,笨重的鍋具與大餐盤。隨着體力下降,這些物品使用頻率會逐漸減少,反而成爲不便,可改用輕巧耐用的廚具。

第五,高級信用卡與度假村、俱樂部會員資格。雖然這些象徵地位的身份卡提供積分或優惠,但若消費已不如以往頻繁,年費與維護成本反而成爲負擔,應審慎檢視使用頻率,必要時降級或解約。

第六,不常用的手機APP。許多應用程式會定期推送促銷資訊,誘使使用者消費。刪除這些不必要的帳號與訂閱,不僅能減少衝動購物,也能保護個資安全。

第七,曾熱衷的運動與樂器。許多人抱着「退休後再玩」的想法保留相關用品,但多年未碰的球具或樂器往往早已老化或失修,與其堆放在儲藏間,不如轉售或捐贈。日後若真想重拾興趣,再重新購買即可。

第八,昂貴但未使用的禮品或奢侈品。這類物品因「可惜」而被長期保存,卻實際上毫無用途。不妨拿到二手店出售,既能回收部分價值,也能讓生活空間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