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噸光電板「報廢潮」將爆發!日本政府認了:回收費無人買單
▲日本太陽能板壽命將到期,2030年起將每年50萬噸廢棄物。(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日本政府近日承認,針對逐漸進入報廢潮的太陽能光電板,至今仍無法決定由誰負擔回收費用。由於太陽能板壽命僅約20至30年,自2012年大規模建設以來,預估至2030年代後半至2040年代初,每年將產生高達50萬噸的廢棄光電板。相關制度遲遲未定,引發外界對非法棄置與環境衝擊的憂慮。
根據日媒《共同社》、《NHK》報導,原本日本政府傾向比照家電回收制度,由製造商或進口商負擔回收成本,但內閣法制局指出,現行汽車、家電等法規均規定應由「持有者」負責,光電板若例外處理恐缺乏一致性。由於各部會無法達成共識,政府已決定暫緩原先的「強制回收」方針,改爲研擬其他替代方案。
環境大臣淺尾慶一郎在記者會坦言,妥善回收廢棄光電板是未來重要課題,政府將持續檢討相關法制,避免再生能源反成環境污染來源。他強調,將推動新的制度設計,例如要求大型發電業者定期回報回收情況,並計劃在明年國會提出修法草案。
消息曝光後,日本輿論一片譁然。有民衆驚訝光電板「居然有使用年限」,質疑政府推廣再生能源卻忽視後端處理;也有人擔心若無強制規範,恐導致大規模亂丟。臺灣網友則聯想到本地廢棄光電板堆置路邊的問題,嘲諷「答案已經在臺灣看到」、「不是說無毒綠能嗎?」
面對逐年逼近的「報廢潮」,日本政府雖已放棄短期內的強制回收制度,但強調會持續討論責任歸屬與回收方式。外界則呼籲,若未能及早擬定明確規範,恐讓原本標榜綠能的太陽能產業,淪爲新一波的環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