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併購貸款一週到賬 看工商銀行南京分行如何跑出助力科技企業“加速度”
金融活水正以併購重組爲紐帶,推動科技產業“強鏈補鏈”戰略的加速落地。
作爲全國首批18個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地區商業銀行在國家相關政策發佈後迅速行動,全力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大衆證券報》記者獲悉,在3月5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宣佈試點適度放寬《商業銀行併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銀監發〔2015〕5號)部分條款,支持科技企業發展以來,工商銀行南京分行、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和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已陸續“落子”科技企業併購貸款業務,且重點投向新能源、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等“卡脖子”領域。其中,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爲南京某上市公司發放的併購貸款爲南京地區四大行首單科技企業併購貸款。
全力以赴的“工行速度”
“一週時間就完成了融資方案調整、審批、投放一系列流程,5000萬元貸款,期限10年,融資比例80%,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財務負擔。”工商銀行南京分行迅捷的辦事效率讓企業爲之驚歎。“我們預計,此次對廢舊電池處理廠商的併購完成後,公司能形成產品生產——回收——再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閉環,同時還能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產生的不利影響,實現協同效應和降低成本的雙重目標,企業的發展速度和行業地位都有望再上一個新臺階。”
企業負責人信心滿滿的背後,折射出的是工行自上而下在服務科技企業領域的“萬衆一心”。
記者採訪獲悉,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組織開展科技企業併購貸款政策試點工作之前,工商銀行已提前部署儲備項目,《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後,工行在銀行同業中率先完成了專項產品規章的制定,詳細規範了試點內容、准入條件、業務流程和管理要求等內容。工商銀行南京分行根據產品辦法,迅速落實責任,由分行投資銀行部和支行共同組成工作專班,研究客戶需求,全力推動方案落地。
“這家企業自成立之初便將基本結算賬戶開立在我行,2018年至今,除了流動資金貸款外,我行還先後爲其辦理過多筆併購貸款、股權投資業務,並於去年助力企業在港股成功上市。”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工行伴隨該企業一路成長,以細緻入微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充分信賴。
資料顯示,該科技企業是一家新能源行業的“A+H”上市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先後榮獲南京市長質量獎、江蘇省質量獎、江蘇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多項稱號及榮譽,曾被評爲“2021年度江蘇省數字化轉型示範應用企業”,2022年10月份更成爲南京市第八家取得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3A認證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此次科技企業併購貸款的同時,工商銀行南京分行還依託工銀集團強大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優勢,爲企業構建了一站式企業資金管理解決方案,實現多賬戶聚合管理、流動性實時檢測、實時風控預警、智能融資匹配等,有效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快人一步的“工行佈局”
“很多併購項目都卡在資金籌措上。”此次監管對科技企業併購貸款政策“鬆綁”的原因,也爲工商銀行南京分行所關注。記者採訪獲悉,該行一直以來堅持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通過不斷的模式創新來解決併購融資中的難點痛點,從而在同業中脫穎而出。目前,該行併購貸款規模已突破百億,在南京地區銀行機構中位居第一。
“我們藉助創新模式,爲尚未實現盈利但有新藥獲批的醫藥企業提供併購貸款,用於收購具備藥品生產能力的公司,助力企業順利實現新藥生產落地;我們爲科技企業股東整合私募機構持有股權提供融資,幫助企業解決股權不穩定的問題;我們還爲生物醫藥企業收購創新藥經營權益這類無形資產提供支持,促成企業核心產品確權進而符合未來上市條件。”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近年來先後爲企業辦理的3筆併購貸款業務,成功助力一衆科技企業完善產業鏈條、補足技術短板、實現規模擴張。
一直以來,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立足南京創新土壤,依託科技金融中心特色經營模式,積極發揮科創金融專營機構先行先試的引領帶動作用,致力於爲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考慮到科技型企業“兩高一輕”(即高人力成本、高研發投入和輕資產)的特點,科技金融中心以專業評估機構、專屬評級模型、專屬授信模式,打造出科技型企業專屬價值評價體系,深度分析其核心價值,合理確定其評級授信額度,大大提升了科創金融服務的有效性和可得性。結合不同客戶的差異化服務需求,近年來,科技金融中心先後推出“生物醫藥知產貸”“工銀南京科創貸”“創新積分貸”等產品,截至今年2月末,已爲超千家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科技企業貸款規模超200億元。
記者瞭解到,下一步,工商銀行南京分行將繼續發揮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以科技企業併購貸款爲突破口,搶抓政策機遇,圍繞廣大科技企業的發展需求不斷深化金融創新,豐富完善科技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切實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爲南京地區科技企業注入更多金融活水,爲南京市創新發展貢獻工行力量。
記者 趙琦薇 通訊員 張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