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精英都在做的減法工作術 幫助你掌握時間、精力與效能的科學

示意圖/ingimage

爛開始起的頭 如何更好地走下去

透過爛開始,步子邁出去了,但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呢?萬一開始後,再遇到困難該怎麼辦?你還需要爛開始的絕佳搭檔──短平快來做配合。

所謂短平快,就是將任務分解成一個個週期更短、阻力更小、見效更快的小任務。

短:任務週期短

分解出來的小任務,其完成的週期要小於你保持耐心的時間。如果你保持耐心的時間是兩天,那分解出來的小任務,最長完成周期就不能超過兩天;如果你保持耐心的時間是兩小時,那分解出來的小任務,最長完成周期就不能超過兩小時。

假如你用得慣番茄鍾,那就更好了,標準的番茄鐘的一個週期只有二十五分鐘,再怎麼沒耐心的人,很大機率也能接受這個週期。

平:完成阻力小

分解出來的小任務,除了要符合任務週期短這一要求,還要符合完成阻力小的要求,也就是最多要你跳一跳就能完成,甚至不用跳就能完成。

如果某個小任務讓你產生了阻力過大的感覺,你就可以再進一步分解這個小任務,直至覺得阻力足夠小爲止。將任務分解爲難度更低的多個小任務後,你就更願意開始做了,因爲你的能力完全勝任開頭任務的要求,甚至還能超額完成。

本文出自《減法》

快:見效快

分解出來的小任務,除了要滿足短和平的要求,還要見效快。最好是一完成,就有即時的表揚或獎勵這樣的正向回饋。

如果在完成前幾個小任務後,你不斷得到正向回饋,是不是就更有自信和動力繼續往下做?哪怕後面的幾個任務遇到了挫折和挑戰,你也不會隨便放棄,而是更願意去挑戰。

這就是著名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自我效能感高會讓你很有自信,覺得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

所以,只要反覆體驗過幾次成功,就會覺得自己擅長這類事情,以後即使遇到了問題,也不會認爲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會充滿自信地尋求解決方案。

許多遊戲就是利用了短平快的原理讓你沉迷的。

(本文出自《減法》作者:王世民)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