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童涉性侵?基市府說明監視器影像內容 輔導取代調查
基隆市一家幼兒園發生幼兒疑性別不當互動事件,有名4歲女童痛到沒辦法尿尿,幼兒園同齡男童被指涉「性侵」,引發雙方家長關係緊張。教育處今天表示,遊戲場、廁所外的監視器畫面,兩幼兒較無互動。盥洗室內則無監視器,教保人員並未發現有不良互動,幼兒表達尚未穩定,需綜合觀察。
壹蘋新聞網今天報導男童的父母在鏡頭前,說明兒子的遭遇及他們的心境。男童的媽媽說,4月25日兒子從幼兒園回家後,說他很難過,因爲不小心「弄到同學」。4月30日她送兒子上學,園方跟她說女童的家長很生氣,因爲男童疑「弄她尿尿的地方」,導致會痛,不敢尿,尿不出來。
男童的父親說,他得知園方轉述女童家長的說法,馬上「殺過去」幼兒園,因爲他覺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園方後來調閱監視器,發現兒子和女童當天沒有玩在一起,連排隊都沒有排在一起,事後去接兒子放學,這名女童還來找兒子玩。
男童的父親認爲,整件事都很荒唐,如果女童的家長有疑慮,就立刻帶去驗傷,該負什麼責任他都會負責,沒有的話,他不能吞下這口氣,將告對方妨害名譽。
基市府教育處表示,兩名幼兒疑似發生不當互動時間是4月24日,女童家長27日向幼兒園老師反映。園方5月1日調閱監視器畫面,在遊戲場及廁所外,兩名幼兒較無互動,盥洗室內則無監視器畫面,無法經由監視器畫面說明幼兒動態,詢問相關教保人員,表示未發現幼兒有不良互動,目前兩名幼兒表達尚未穩定,需綜合觀察。
教育處5月5日得知此事後,詢問園方及家長了解始末,並依「教育部強化幼兒園發生性別事件通報調查處理機制」處理中。市府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協助評估當事幼兒身心狀況,目前就學均無異狀。
教育處說,因爲4歲幼兒不具行爲能力及責任能力,幼兒間的互動行爲不宜以行政調查確認,而應以教育輔導模式處理爲原則,所以請幼兒園在「維護幼兒最佳利益」爲優先考量前提下,採取教育輔導策略方式進行。
教育處指出,除了會持續與雙方家長溝通外,也已請園方召開教保會議,對個別幼兒觀察輔導,並加強對整體班級性別教育活動,強化身體界線教育及幼兒求助意識課程,落實幼兒性別平等教育。
基隆市一所幼兒園發生疑性別不當互動事件,基市府今表示,會持續與雙方家長溝通外,請園方開教保會議,並由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評估當事幼兒身心狀況,就學無異狀。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