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女治婦科病服藥胖起來 中醫內外調理助她減重15公斤
爲恭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婕表示,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透過中藥調理、鍼灸、耳穴按摩、飲食調整等方法減重。圖/爲恭紀念醫院提供
42歲女子因子宮內膜異位症,依婦產科醫師建議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服藥期間她卻出現體重上升、水腫等副作用,儘管食量未增加、平時也有運動習慣,體重仍持續攀升,讓愛美的她變得十分自卑。朋友建議她至爲恭醫院中醫門診進行中醫減重搭配體質調理,現已成功減下15公斤,重新找回自信與美麗。
爲恭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婕表示,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調整減重方式,而非單純限制熱量攝取。透過中藥調理、鍼灸、耳穴按摩、飲食調整等方法,不僅能減重,還能調整身體機能,改善氣色、促進代謝,達到健康瘦身的效果,是個安全的減重方式。
王婕表示,近年中醫減重的實證醫學研究逐漸增加,許多臨牀試驗與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中醫療法如鍼灸、中藥、飲食調理等,在減重方面有不錯效果,且副作用相對較少。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鍼灸可促進代謝、調節荷爾蒙,並有效減少體重、腰圍與BMI;耳穴貼壓(如耳神門、胃點、內分泌點)可協助抑制食慾;荷葉、山楂、茯苓、黃耆等中藥則能幫助減重,並改善血脂與腸道菌羣。
她說,中醫減重講求「調整體質、平衡代謝」,依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提供減重策略。爲恭中醫減重門診備有身體組成分析儀,透過檢測數據,可以更精準地設計減重計劃,體脂率過高的脂肪型肥胖族羣,適合使用鍼灸、埋線配合降脂中藥調理,加速燃脂代謝;體水分率異常的水腫型肥胖族羣則適合艾灸與利水消腫中藥,排除體內多餘水分;肌肉量過低的肌少型肥胖族羣則適合健脾益氣的中藥搭配高蛋白飲食與適量運動。
王婕提醒,減重是場長期抗戰,配合中醫減重的同時需養成均衡健康且可長久的飲食方式、擁有充足的高品質睡眠及培養適度的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復胖。飲食上建議遵循「三多三少原則」多喝白開水、多吃蔬果、多全谷雜糧、少油、少鹽、少糖;睡眠部分,成年人每日應睡滿7小時,並培養早睡習慣,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運動方面,每週需有30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並加入高強度有氧運動或高低強度間歇運動。減重不單純是降低體重,而是找回健康,透過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規律的運動行爲,持之以恆生活化。
爲恭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婕表示,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透過中藥調理、鍼灸、耳穴按摩、飲食調整等方法減重。圖/爲恭紀念醫院提供
爲恭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婕表示,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透過中藥調理、鍼灸、耳穴按摩、飲食調整等方法減重。圖/爲恭紀念醫院提供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