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老花敲門 瞇眼硬撐恐釀禍

許多民衆初被診斷出老花時都會十分訝異,不敢置信自己才40歲就老花,更有民衆因逃避心態,長期將就現狀。(李念庭攝)

看電腦報表、簡報常顯模糊、讀工作訊息要拿下眼鏡,這是許多民衆的日常,也是老花眼悄悄上門的警訊。根據統計,在40歲以上人口中,每2人就有1人受老花困擾,但靠「瞇眼硬撐」不能解決老花困擾,還可能加劇頭痛、肩頸痠痛等,更會忽略高風險眼疾的早期徵兆。

現代人工作依賴電腦,社交也不脫離手機,甚至通勤也在晃動環境下低頭滑手機、看影片,導致睫狀肌長期緊繃,提早失去彈性,無法有效調節焦距。許多民衆初被診斷出老花時都會十分訝異,不敢置信自己才40歲就老花,更有民衆因逃避心態,長期將就現狀。

臺北站前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林宜鴻提醒,老花一開始較難被察覺,多數民衆都以爲只是暫時現象,可能瞇眼或是讓眼睛休息就會得到緩解。靠「瞇眼硬撐」不能解決老花困擾,長期強迫睫狀肌用力恐加劇頭痛、肩頸痠痛等,而持續習慣模糊視野,更可能會忽視乾眼症、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高風險眼疾的早期徵兆。

過去,想解決老花問題大多爲配戴單焦或多焦老花眼鏡、隱形眼鏡矯正視力。近年新型老花雷射則提供患者另一種治療方式,經過縝密的術前評估與檢查,患者可重拾立體清晰視界,找回工作效率與生活自信。

諾貝爾眼科總院長、臺灣眼視光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表示,一項由諾貝爾眼科診所與德國蔡司百年光學大廠發起,針對臺灣展開的「近視老花雷射臨牀研究合作計劃」顯示,新型老花雷射治療可以同時矯正老花、近視、散光或遠視等問題。老花最困擾的近距離視力(如看書、看手機),在術後可達到0.9、中距離視力(如看電腦、吃飯)更可矯正至1.0以上,多數患者在術後約8成時間可脫離眼鏡依賴,惟夜間駕車或進行精細工作,仍會需要眼鏡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