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食是藏糖高手 害內臟脂肪大爆發 醫教解方

麪包、饅頭、白飯藏着許多糖分,吃太多也會造成血糖波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不吃甜食還是得了糖尿病?有可能是食物裡藏着的糖讓你血糖飆升。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麪包、饅頭、白飯藏着許多糖分,吃太多會造成血糖波動,建議可以在食用前先吃足夠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例如瘦肉或豆漿豆腐,讓澱粉所轉化的糖進入肌肉被利用。

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說,每天吃的麪包、饅頭、白飯藏着許多糖分,它們雖然不甜,不過咀嚼後因唾液中的澱粉酶起作用,就會感覺到有甜甜的味道。蕭捷健說這是因爲澱粉被分解成葡萄糖,這樣的過程在腸道同樣也會發生,當葡萄糖快速進入血液後,就會導致血糖上升,身體也會開始大量分泌胰島素,時間一久,這些糖分無法有效被肌肉利用,最終轉化爲內臟脂肪大量堆積。

蕭捷健說,不是不喝甜的飲料就能阻止血糖上升,主食的攝取也要注意適量不要吃太多,在吃主食之前,一定要吃足夠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可以吃一個掌心大的瘦肉,或是豆漿、豆腐加上兩顆蛋,再加上兩個拳頭大小的蔬菜,讓澱粉所轉化的糖進入肌肉被利用,不要變成脂肪。

當內臟脂肪過高,就會降低了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蕭捷健過去也曾指出,按照水、肉、菜、飯的順序進食,也能夠有效降低內臟脂肪。

國健署官網指出,判斷內臟脂肪堆積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腰圍,因爲BMI無法反應內臟脂肪的堆積程度,而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要小心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呼籲平時應養成定期量測及記錄腰圍的習慣,並透過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健康飲食原則及每週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做好自身的腰圍管理,爲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