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行情回暖提升,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收窄至44.9%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5年以來,在A股各大指數中,科創100指數處於領跑狀態,這也讓科創板的相關保薦機構享受到了跟投紅利。

據Choice(東方財富旗下智能金融數據品牌)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3月末,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收窄至44.9%,比2024年末下降近3個百分點。此外,截至3月31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過億元的科創板公司多達9家,還有12個科創板項目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超過承銷保薦費。

從最近各大券商披露的2024年年報來看,頭部券商旗下跟投子公司業績分化明顯,跟投子公司的業績波動對券商財報的影響不容忽視。

達夢數據跟投浮盈排第一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3月末,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78家,其中出現跟投浮虧的共有35家,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達到44.9%,比2024年末下降近3個百分點。而2024年“9·24行情”啓動前的8月末,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浮虧比例一度高達74%。此後隨着行情回暖,保薦機構跟投浮虧比例也逐漸走低。

具體而言,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31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過億元的科創板公司多達9家,分別爲達夢數據(保薦機構招商證券)、先鋒精科(保薦機構華泰聯合)、合合信息(保薦機構中金公司)、華豐科技(保薦機構申萬宏源承銷保薦)、聯芸科技(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中科飛測(保薦機構國泰君安)、金天鈦業(保薦機構中泰證券、中航證券)、海博思創(保薦機構中泰證券)、萊斯信息(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其中,先鋒精科、聯芸科技、金天鈦業、海博思創均爲2024年末以來上市的次新股。

當前,科創板跟投浮盈排在第一的爲達夢數據,截至3月末的浮盈達到1.68億元,保薦機構爲招商證券。該股於2024年6月12日在A股上市,上市首日漲幅高達176.9%。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保薦機構解禁後的跟投收益和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之間往往具有較高的關聯性。

另據統計,截至3月末,上述9家目前跟投浮盈規模過億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多達8家公司的跟投浮盈超過承銷保薦費。

此外,還有一組數據可以反映部分科創板項目帶給保薦機構的收益良多。據統計,截至3月末,有20個科創板項目給保薦機構帶來的跟投浮盈與跟投金額的比值超過1,比2024年12月末增加4個。其中,先鋒精科、華豐科技、聯芸科技這一比值分別爲5.65、4.46、3.16,排名前三。截至3月末,有12個科創板項目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超過承銷保薦費收入,比2024年12月末增加了1個。其中,先鋒精科、達夢數據、華豐科技3個項目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與承銷保薦費收入的差額分別高達1.27億元、1.17億元、0.96億元,位列前三。

券商跟投子公司業績波動

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盈的波動性歷來較高,近年來對券商業績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最近,各大券商跟投子公司2024年全年成績單紛紛隨着母公司年報出爐。

2024年科創板整體先抑後揚,但內部表現分化明顯,全年科創50、科創100指數分別上漲16%、下跌8.56%。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除中金公司外(中金公司科創板跟投業務包含在中金財富內,因此沒有具體的業績數據),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國銀河、國信證券等9家頭部券商中,有多達6家的跟投子公司出現虧損。

不過,2024年全年的情形有所改觀。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等頭部券商跟投子公司業績在下半年明顯回升,帶動全年業績扭虧爲盈。此外,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券商跟投子公司下半年的業績,較上半年環比增長。與此同時,一些已經披露2024年年報的大型券商如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其跟投子公司的業績也大多在下半年實現逆轉。

此外,華泰證券、廣發證券等部分券商跟投子公司的虧損卻在下半年有所放大。其中,廣發證券跟投子公司2023年與2024年的業績差值達到10億元,這表明跟投子公司的業績波動對券商財報影響不容忽視。

回顧科創板行情及IPO(首次公開募股)表現較好的2020年、2021年,一些頭部券商跟投子公司的業績也是水漲船高。據統計,2021年,上述頭部券商跟投子公司全部實現盈利,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券商有3家。其中,中信證券跟投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在2021年高峰時,曾實現淨利潤24億元,而2024年中信證券投資的淨利潤只有高峰時的一半。2021年廣發證券跟投子公司廣發乾和投資淨利潤達12.32億元,而2024年則虧損近7億元。其餘頭部券商跟投子公司的2024年業績大多較此前高點大幅下滑。

從2025年一季度來看,2025年以來科創板市場開局良好,科創50指數、科創100指數分別上漲3.4%、10.7%。業內預計,如果2025年後續時間科創板二級市場表現依然能延續向好的勢頭,將對券商跟投子公司的業績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