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女大學生遇難,小米市值縮水700億,SU7迎來至暗時刻?
針對小米SU7被曝“在高速路上碰撞後爆燃致人員傷亡”一事,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發言人”官方微博公佈了事件細節,並表示,小米公司將繼續配合警方及相關部門的後續工作,依據調查結果採取相應措施。
消息發佈後,港股小米集團股價跳水,至當日收盤跌5.49%,市值較上一交易日縮水70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部分還原了事故過程,但小米在聲明中並未提及事故車輛的AEB狀態,同時也未對事故車駕駛員家屬有關“事故發生後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進行迴應,引發質疑。
此外,這起事件最該回應的人,雷軍,到現在都還沒有發聲。此前大s去世,雷軍都能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哀悼。截至發稿,雷軍今日沒有更新一條微博,跟往常動輒幾條的更新頻率來說,顯得十分反常。
“汽車高速“爆燃事件”引質疑
據微博“小米公司發言人”迴應稱,2025年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據初步瞭解,事故發生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隨後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並操控車輛轉向,隨後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後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爲97km/h。
小米公司強調,將繼續全力配合警方工作,並嚴格遵循調查結果,確保事件處理公開透明。同時,公司的專項組也將在警方的許可與指導下,與事故受難者家屬取得聯繫,全力協助善後事宜,並提供支持與幫助。
此外,據小米公佈的行車記錄信息,在3月29日22:44:24,NOA智能輔助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發出減速請求,並開始減速;22:44:25 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方向盤往左轉角22.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1%;22:44:26方向盤往右轉角1.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8%;22:44:26-28之間,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以此計算,從駕駛員接管車輛到車輛發生碰撞,過程只有1—3秒的時間。事故引發輿論對智能駕駛安全性的討論,核心質疑包括:
一是車門鎖止機制。網傳“碰撞後車門自動鎖死”是否影響逃生,小米暫未在聲明中直接回應。
二是輔助駕駛責任邊界。系統識別障礙物後的減速幅度(116km/h至97km/h)是否充分。
三是非車主駕駛因素。小米確認事發時駕駛者非車輛登記車主,是否涉及不當操作。
四是高速修繕、封閉車道、封閉道路是高頻情形,輔助駕駛工具能否形成有效、可靠的警報或安全應對。
遇難者父親:車企仍沒聯繫 一直在冷處理
4月1日下午,據澎湃新聞,記者與該小米SU7車主取得了聯繫,3名遇難者之一是其女友,兩人只差一個婚禮,均是小米的忠實粉絲。目前他與女友家人暫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覆。
事故現場圖片顯示 車輛外殼均被燒燬
對於小米官方公佈的數據,家屬提出了質疑。其中一位遇難者小羅的媽媽向澎湃新聞表示,孩子當時開的是智駕,“當時的情況,誰能2秒鐘反應出這個事態來?
遇難者父親羅先生向南都記者表示,小米汽車所謂成立的工作小組直到現在都沒有跟我們接觸過,一直在冷處理。目前我們得不到任何的進展。交警部門說要固定證據,在事故調查完整之前,不方便對外公佈。”
事故車輛車主告訴南都記者,“距離事故發生已經是第4天了,小米沒有主動聯繫過我們,客服部對家屬以及對外的說辭與實際不一樣。”
專案組已介入調查 警方未公佈更多細節
4月1日上午,銅陵市應急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對大河報記者表示,該起事故屬於單方責任事故同時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屬於安全生產事故。
針對該起事故,4月1日,安徽省銅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隊迴應,專案組已介入調查。
小米表示已成立專項小組,於3月30日赴安徽銅陵配合警方調查,並提交完整行駛數據。公司強調,將依據最終調查結果處理善後,目前正嘗試聯繫遇難者家屬。
截至發稿,事故調查仍在持續,警方未公佈更多細節。
此次事故再次將新能源車碰撞安全推向風口浪尖。業內人士指出,電池碰撞後的熱失控風險、車門應急解鎖機制及乘員逃生培訓,均需車企、監管部門及用戶共同關注。
據澎湃新聞,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車也會發生),但爭議焦點在於新能源車用戶高頻使用的NOA(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圖源:小米汽車官網的SU7用戶手冊
參考資料:
《“人沒了”,3人身亡!男友發聲:女友遇難,兩人只差一個婚禮!小米通報細節》;21世紀經濟報道
《小米SU7爆燃遇難者父親:女兒遺體已碳化 車企仍沒來聯繫》 ;南方都市報
《市值蒸發近700億!小米股價大跌超5%,SU7三月交付超2.9萬臺》;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