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法官聲明 人數不足無法判決
《憲訴法》修正條文明訂大法官總額15人,參與評議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底《憲法訴訟法》修法後,明定憲法法庭參與評議人數不得低於10人,因懸缺的7位大法官人事同意案卡關,目前8位大法官無法作成違憲判決。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等4位大法官先前公開批評大法官權力因此被架空,近日《鏡報》又引用前大法官黃虹霞說法,「痛罵大法官們在睡覺,更有人質疑是薪水小偷」,楊惠欽、蔡宗珍及朱富美3位大法官,8日發出聲明稿強調,目前大法官人數不能組成合法的憲法法庭,基於守護憲法的義務,大法官不應參與案件的違法評議與判決。
這是史上頭一遭,大法官們沒有透過司法院對外發布新聞稿,大法官們對於可不可以進行實質審理存在重大分歧,楊惠欽、蔡宗珍、朱富美大法官認爲應遵守「10名大法官門檻」的修法後規定,有別謝銘洋一派的意見,惟蔡彩貞大法官尚未表態支持哪一方的立場。
陳忠五、謝銘洋及尤伯祥、呂太郎大法官日前在不受理案件的裁定意見書內,批評憲訴法不符憲法規定,4位大法官態度一致,似乎要強渡關山、審理案件。之後,又有黃虹霞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痛批憲法法庭怠忽職守,鏡報的評論也引述黃的論點,批憲訴法只是個法律大法官不用遵守,一連串帶風向的言論,讓沒有跳出來說話的大法官們備受壓力,也因此緊急發表聲明稿自清。
蔡宗珍3位大法官指出,大法官不得用違憲方式自我擴權,恣意行使大法官職權,現行有效的《憲訴法》是立院基於憲法明文授權所制定,大法官有遵守義務,無權恣意不適用。目前8位大法官,3位在守憲守法的前提下,也努力透過法理解釋方式,尋求突破大法官人數不足所致運作困境的可能,數月來,已多次提出書面具體建議,與「不同意見」大法官溝通,希望在合憲合法前提下,竭盡全力促成憲法法庭合法運作,避免引發憲政爭議。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8日表示,維護憲法機關正常運作是總統和立法院共同的憲政職責,有關第三度提名事宜,總統府將適時發佈相關訊息。呼籲現任8位大法官集思共謀良策,讓憲法法庭能在合憲前提下,早日恢復正常運作,發揮憲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