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男腳腫喘不停「A型主動脈剝離」險喪命 僅1/3能活着到醫院
▲胸悶、呼吸困難或下肢水腫要注意是否A型主動脈剝離,圖爲示意圖非當事人。(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37歲江先生出現腳腫、呼吸困難問題長達3個月,多次就醫未果,今年初來到北榮急診,經過全人整合醫學科即時診斷,確認是致命的A型主動脈剝離並重度主動脈瓣逆流,差一步就可能心臟衰竭猝死。醫師指出,A型主動脈剝離極度致命,能活着到醫院的患者僅約三分之一,且多數無法撐過3個月,江先生能及時診斷救治併成功接受手術及多科治療,相當幸運。
收治個案的北榮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曾致學表示,江先生當時生命徵象雖無明顯異常,但臨牀評估仍不尋常,後續在住院數小時內以臨牀重點式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進行牀邊檢查,發現病人罹患A型主動脈剝離,伴隨嚴重主動脈瓣逆流與心衰竭徵象,情況十分危急,需立刻會同外科醫師評估緊急手術治療。
▲A型主動脈剝離,伴隨嚴重主動脈瓣逆流與心衰竭徵象。(圖/臺北榮總提供)
江先生手術歷時十數小時,術後更需使用葉克膜(ECMO)及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穩定循環,住院期間還面臨感染、心律不整及呼吸器依賴等狀況,後續在醫療團隊的悉心照護下逐步康復,住院一個多月後拔除呼吸器並平安出院,現已恢復正常生活,持續門診追蹤及抗凝治療。
「我只是喘跟腳腫,怎麼差點就沒命了?」江先生即便是現在,回憶起當時的就醫過程仍心有餘悸。執行手術的北榮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泰位表示,A型主動脈剝離極度致命,能活着到醫院的患者僅約三分之一,且多數無法撐過3個月。江先生能即時被診斷併成功接受手術,是罕見且珍貴的成功案例。他提醒民衆,若出現急性胸痛、胸悶、呼吸困難或下肢水腫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曾致學醫師使用臨牀重點式超音波(POCUS)於病牀旁檢查。(圖/臺北榮總提供)
北榮全人整合醫學科主任張景智表示,全人整合醫學科爲急診病患的後送病房,面對病情未明、合併多重系統問題的患者,特別需要全面性臨牀判斷與跨專科合作,臨牀重點式超音波(POCUS)正是該科的核心診斷工具之一,不僅能即時於牀邊提供病竈影像資訊,更在心血管、胸腔、腹部等急重症狀況中發揮即刻診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