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度牽手機器人公司,要給機器人做鞋服,股價應聲兩連漲

自披露加碼機器人穿戴裝備及智能材料研發消息後,361度連續兩個交易日實現上漲。截至8月19日收盤,361度報收6.13港元/股,漲幅爲0.66%,最新市值約127億港元。

361度最新發布公告稱,已與斯坦德機器人(無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坦德”)訂立戰略合作協議。361度表示,該次合作旨在利用雙方各自的優勢及資源,在機器人穿用的服裝、鞋類、配飾等裝備及具身智能機器人材料領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有行業專家分析指出,361度重點佈局的機器人穿戴及智能材料研發領域長期來看潛力巨大,但目前尚處市場培育期。雖然可能引發部分運動品牌的跟隨,但短期內難以成爲行業普遍趨勢。

361度跨界牽手斯坦德:瞄準具身智能機器人新賽道

對於此次的跨界合作,361度表示,集團一直致力於專注科技產品的功能性,前瞻性地佈局了適用於人體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特殊材料及相關設計。

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361度集團與斯坦德聯合宣佈將成立一家專注於AI智能領域的公司,並建立“未來運動探索實驗室”,研發機器人適用的服裝、鞋類、配飾等裝備(機器人穿戴),在具身智能機器人材料領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推動傳統鞋服制造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速智造與零售產業價值鏈的變革。

針對將要重點佈局的“機器人穿戴裝備”“具身智能機器人材料的研發方向”等問題,361度相關工作人員回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目前可對外披露的信息均已發佈在公告中。

公開信息顯示,斯坦德是國內一家專門從事工業級移動機器人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斯坦德核心業務涵蓋自主移動機器人和柔性物流解決方案的全鏈條服務。今年6月,斯坦德機器人(無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361度同時表示,集團將充分發揮其國際市場資源,助力斯坦德在全球銷售具身智能機器人,加速其國際業務拓展。雙方將聚焦智能製造與智慧零售雙輪驅動,打通前後端環節的全鏈路深度融合。在後端,雙方將攜手打造智慧倉儲、智慧物流和智能工廠,有效破解行業痛點,實現降本增效;而在前端,斯坦德智能機器人也將逐步引入到361度全球零售門店,通過智能化的零售與展示,爲消費者帶來新穎的購物體驗,深化科技與零售的融合。

對於361度與斯坦德的跨界合作中涉及的機器人穿戴等業務方向,時尚產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認爲,現階段“概念多於行動”,其收益與商業價值尚無法完全匹配。長期來看,機器人穿戴裝備市場是一片藍海,但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

程偉雄還指出,361度此次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投入涉及前端、後端以及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是一項中長期投入,能否在該市場分得一杯羹,主要取決於市場的成熟度以及技術迭代速度。

上半年毛利率約41.5%,依賴下沉市場

在披露此次戰略合作前不久,361度剛剛發佈上半年業績。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361度實現營收57.05億元,同比增長11%;淨利潤達8.58億元,同比增長8.6%。

值得注意的是,361度業績增速較往年有所放緩。去年同期,361度的營收、淨利潤的同比增速分別爲19.25%、12.23%。另外,361度上半年41.5%的毛利率,雖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但與安踏體育、李寧比仍有明顯差距。

近年來,在361度的主營業務中,兒童業務表現亮眼,已成爲集團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2025年上半年,361度兒童業務收入達12.6億元,同比增長11.4%,佔總營收的22.1%。從細分品類來看,兒童鞋類表現尤爲搶眼,收入同比大增27.8%。

今年上半年,361度電商業務表現突出,線上專賣產品收入達18.17億元,佔總營收31.8%,同比增長45%,成爲核心增長動力。報告期內,在市場環境複雜情況下,361度一季度全渠道流水同比增長35%-40%,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0%。

線下渠道方面,361度依然高度依賴下沉市場。截至上半年,361度品牌門店達5669家,其中76%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此外,國際業務也穩步拓展,海外銷售網點增至1357個,覆蓋美洲、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上半年收入爲8760萬元,同比增長19.7%。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