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種保育類鳥類受威脅 環團籲暫緩臺南沙崙農場開發案

針對政府規畫於臺南沙崙農場推動「生態科學園區」及「沙崙健康園區」,開發總面積超過600 公頃,佔據約950公頃的沙崙農場面積近三分之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南市野鳥學會及高雄市野鳥學會在此提出嚴正關切。(圖/中華鳥會)

針對政府規畫於臺南沙崙農場推動「生態科學園區」及「沙崙健康園區」,開發總面積超過600 公頃,佔據約950公頃的沙崙農場面積近三分之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南市野鳥學會及高雄市野鳥學會在此提出嚴正關切。並非反對發展,但堅決反對一個在程序、邏輯與事實基礎上皆充滿矛盾的開發案,將一個名爲「生態」的園區,選址於公認的生態熱點上,是本案最大的謬誤,要求政府必須正視此爭議,並進行通盤檢討。

動團指出,沙崙農場作爲農業部國土生態綠網指定的「草生地保育軸帶」,不僅是一級保育類鳥種草鴞在臺灣西南平原的關鍵棲地,同時也是《臺灣鳥類紅皮書》評爲國家極度瀕危(NCR)等級的環頸雉之重要家園,這片廣闊草生環境所形成的完整食物鏈,成爲多種保育類重要且穩定的活動與覓食區,包含黑翅鳶、紅隼、短耳鴞及燕鴴等。

根據全球公民科學資料庫eBird的長期紀錄,此區域歷年觀測的鳥種已超過150種(含35種保育類),亦是臺灣野兔、白鼻心等哺乳動物的棲息地。凡此種種,皆證明了沙崙農場是維繫南臺灣平原生態系不可或缺的節點,任何對其生態價值的低估,都將對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造成無法彌補的衝擊。

動團提到,本案最大的矛盾,莫過於政府竟規劃在同一片需要保育的生態棲地上,推動開發面積合計超過600公頃的「生態科學園區」(531公頃)與「沙崙健康園區」(約84公頃),必須提出質疑園區名稱中的「生態」二字,究竟是核心價值,還是僅爲包裝開發的糖衣?如果政府真心要生態與發展共融,其選址邏輯理應是「迴避」而非直接「踏入」生態敏感區。

如今先射箭再畫靶的規劃,無異是讓一個理應承擔保育與研究責任的園區,先行扮演了摧毀棲地的角色,這種作法不僅自相矛盾,更嚴重損及政府政策的公信力。

動團強調,對環境負責任的開發計劃,應謹守「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的生態保育原則,其中「迴避」重要棲地或敏感物種應爲最優先原則,然而,對於此區的野生動物棲地利用現況,包含鳥類以外的物種,至今仍缺乏基礎認知。在這種資訊真空的狀態下進行大範圍選址,不僅輕率地忽略了迴避原則,更讓開發的真實衝擊完全無法被科學評估。

動團要求,政府暫停沙崙農場的相關開發程序,並重啓一個以科學證據爲基礎、資訊透明、且能納入公民監督的嚴謹評估,在能提出具體、有效的生態保育對策,並就選址爭議與社會達成共識前,沙崙農場不應進行任何形式的大規模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