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主任觀護人齊聚充電!鄭銘謙感性告白:司法不能只是劍與盾
▲全臺主任觀護人齊聚,打造「柔性司法」迴應社會期待 。(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記者黃宥寧/臺北報導
「司法不只是劍與盾,更應是一雙溫暖的手!」法務部長鄭銘謙今(17)日出席全國主任觀護人會議暨在職訓練,勉勵全臺觀護主管發揮柔性司法的力量,在懲惡之外,也能扶正人心,迴應社會對司法的殷切期盼。
這場會議於臺灣高等檢察署第三辦公室舉行,吸引來自全臺約30位地方檢察署觀護主管參與。部長在開訓致詞中回顧上任一年的體悟,感性分享自己走訪基層、親眼看到更生人與家屬對「被接住」的渴望。他說:「司法的核心,不應只有起訴和判決,還要有溫度、關懷。
部長表示,觀護工作不是懲罰,而是轉化人心,「你們的工作,是讓一個人重新相信自己,也相信社會沒有放棄他。」
鄭銘謙說,過去一年走訪各地檢署轄區時,從更生人及馨生人、甚至家屬的眼神與對話中,深刻感受到社會對司法的期待,也更加堅信,司法工作除了法律專業,更要有「溫度」與「希望」。
▲鄭銘謙部長(中)、臺灣更生保護會張斗輝董事長(右)與法務部保護司洪信旭司長(左)。(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此次在職訓練課程涵蓋心理健康、AI法律應用、勞資爭議處理等議題,邀請學界與實務專家授課,包括中國文化大學洪瑞斌教授講授「建構健康職場環境」、北醫李崇僖院長解析「人工智慧與法律創新」,以及律師程居威講授「勞資爭議實例」。
鄭銘謙也在會中親切與觀護人合影致意,強調觀護是改變人性、改變命運的工作,需要更多彈性與敏銳,「我希望今天的課程,不只讓你們更專業,更讓你們看見,我們可以成爲別人重生的起點。」
觀護人是司法體系中,協助檢察官與法官對被告進行輔導、觀察與監督的重要角色。他們的任務不只是「看管」,更是「引導」──讓涉案者悔改向善,重新回到社會。
*觀護人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而是用耐心與陪伴,幫助人們回到正軌的「更生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