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寶寶總是對着幹?3個魔法話術讓TA秒變乖寶寶

你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是不是經常說‘不要’?

早上說‘不要起牀’,吃飯說‘不要青菜’,連玩玩具都要喊‘不要收起來’!

今天教你3個魔法話術,儘量減少寶寶的叛逆表現。

用選擇題代替判斷題!

這可不是隨便問的!

心理學大咖埃裡克森說過,3歲的寶寶正在經歷:自主性與羞怯懷疑階段。

二選一就像給TA遞了個方向盤,既滿足了寶寶的掌控欲,又守住了底線。

下次別再說“快去刷牙”啦,試試“你想用草莓味的牙膏,還是橘子味的牙膏?”效果立竿見影。

遊戲治療專家研究發現,假裝遊戲能激活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讓TA在安全的環境裡練習規則。

遇到玩具散落一地,不如讓寶寶變身交警:“警長報告!積木區和汽車區發生擁堵,哪位指揮官來疏導一下?”保證娃屁顛屁顛去整理~

心理學中《兒童故事治療》理論告訴我們,隱喻故事能繞過心理防禦,對孩子產生直接影響。

你可以把寶寶的抗拒叛逆,都編進童話:“小火車卡卡總說‘不要加油’,結果停在半路看不了大海,後來它發現按時加油,就像按時吃飯一樣,是必須要做的。”

一邊講故事一邊用玩偶演示,比嘮叨管用十倍!

3-6歲的叛逆期,也是寶寶成長的黃金期,一定要用對方法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