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長紅尾蚺疑遭棄養滿身傷 康復後招領無人領回將媒合新家
▲遭棄養的紅尾蚺口腔化膿長蛆。(圖/翻攝自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官網)
記者葉品辰/新北報導
日前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接獲民衆通報,於樹林區一間工廠門口發現一條體型碩大的蛇類蜷縮路邊,行動遲緩且精神不濟,經專業判定後發現該蛇爲外來種大型蛇類紅尾蚺,頭部受傷且健康狀況不佳,帶回治療安置。
這隻紅尾蚺體長約兩公尺,頭部有明顯傷口且已長滿蛆蟲,口腔亦化膿長蛆。經診斷,頭部的傷口有可能因該動物長期居住在過於狹小的空間,吻端反覆磨傷後感染。紅尾蚺在妥善醫療照顧下康復,目前已上架動保處官網公告招領,經過七天公告期飼主仍未前來領回,將媒合幫紅尾蚺另覓新家。
紅尾蚺爲中南美洲原生種蛇類,因其多樣的變異體色而廣受寵物市場歡迎,一般人工飼養的情況下可長至兩米五以上,飼主應隨着動物的成長更換適合的飼養器具。動保處提醒飼主,飼養任何動物前應充分了解其習性與需求,並承擔照顧責任。若動物生病或受傷,更不該因不願花費醫療費用而惡意棄養。
▲遭棄養的紅尾蚺全身都是傷,目前已康復並供招領。(圖/翻攝自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官網)
新北市動保處提醒,依動物保護法第11條規定,飼主對於受傷或罹病之動物,應給與必要之醫療,如放任傷病動物不顧,可依法處新臺幣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隨意棄養動物亦可依動保法第29條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