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航空申請調漲「國內線」票價!26年未檢討 民航局:會綜合評估
▲國內線機票機制26年沒檢討,業者提出調漲需求。(圖/資料照片)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國內線機票票價機制26年未檢討,由於物價飆漲、人事成本增加,加上國籍航空購買新飛機,立榮航空和華信航空已經提出票價機制調整申請,希望適度反映成本,民航局已研議中。民航局表示,將針對業者成本、離島居民權益綜合評估。
目前國內機票票價機制爲民航局在民國88年11月依據航空公司提報的14項成本,計算國內各航線運價上下限,由業者在上下限內自訂票價,103年再覈定14項成本中的油價採用浮動方式調整票價,但其他13項成本迄今未檢討。
立榮航空副總陳永裕表示,立榮航空跟華信航空一樣,票價是26年前訂下來的,雖然有按照油價公式調整,但其他13項成本都是26年前的成本,因此國籍航空希望適度反映,包括人力維修等成本都已增加,不過業者並非要完全反映成本,業者也會自己開源節流調整,但仍期盼適度反映成本,盼民航局幫忙,民航局已在研議中。
華信航空總經理莊明哲則指出,日前已跟民航局說明,就像立榮航空買了19架新的飛機,華信也買了9架新的飛機,汰舊換新是爲了要讓離島運作更安全,但汰舊換新要成本,以前舊的飛機成本較低,現在物料什麼都在漲,飛機制造人事薪資也在漲,購買新機的成本是比較貴的,但票價機制是20年前訂的,目前大環境大家的薪資都在漲,國家也鼓勵調高薪資,這個正向循環要怎麼做,當然票價要調漲,業者纔有錢再去買新飛機,讓安全能持續下去。
莊明哲說,業者希望反映成本調整票價,但也不希望說大家負擔太大,可是合理的調漲票價讓產業和飛安正循環,能持續滾動下去。
莊明哲指出,因爲票價成本有十多項項目,民航局正在檢視哪些項目確實20年來往上調整,要合理的調整,因爲像薪水每年都調2%、3%,CPI也是這樣子,都在通膨,不可能票價不漲。
陳永裕則指出,如果每年調整1%的CPI,其實20幾年就超過20%,以薪資來說,20幾年前新進人員薪資才兩萬多元,現在新進人員一進來薪資4萬多元,薪資漲幅票價都沒辦法反映,所以票價應適度調整,民航局會權衡離島鄉親跟航空公司提出一個比較合理和可接受的票價調整範圍,至少要適度的反映成本。
陳永裕坦言,國籍航空已經提出國內線航空票價調整需求,漲幅由民航局票價審議委員會決定,並不是航空公司想漲多少就可以漲多少,要經過票價審議委員會專家學者依照兩家國籍航空提報成本審覈,時程上要看民航局,目前還沒安排,要等初步審覈後再邀集專家學者討論。
陳永裕強調,立榮和華信兩家航空公司都有引進新飛機,預計2027年開始,引進新機提升服務品質,但買新飛機總要有資金,也要跟銀行貸款,資金成本的壓力比前幾年高,更需要調整票價來反映,引進新機是調整票價的時機點,航空公司各機型也會按照收入、成本調整,推出淡旺季或尖離峰票價,但可能就沒有像過往那麼便宜或優惠,主要是成本增加。
莊明哲也強調,未來票價調整後,跟國外短程票價譬如日航飛沖繩、宮古島,國內線機票相較還是便宜。
民航局則表示,針對航空業者的訴求,民航局會就業者成本、離島運輸需求與離島居民權益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