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萬人沒做抹片 HPV自我採檢「3分鐘護一生」堵缺口

▲除了抹片之外,目前已有居家自我採檢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不僅隱私度高,準確性也與醫師採檢相近。(圖/李佳純助理教授提供,下同)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6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檢查推行多年,臺灣36歲以上女性仍有超過270萬人在過去6年未曾篩檢。專家表示,歷經疫情洗禮,國人對自我採檢模式已不陌生,而篩檢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採檢套組同樣可居家操作,全程僅需3分鐘,且檢驗結果與醫師採檢一致率近9成,建議政府積極評估、推廣。

長庚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李佳純與團隊多年來推動HPV自我採檢,最近一項在3家醫學中心進行的研究,分析特定HPV自我採檢套組的使用情形與滿意度等,發現自我採檢結果與醫師操作的一致率達88%,滿意度則高於9成,副作用發生率則僅0.7%,證實自採模式具可行性及公衛應用潛力。

李佳純表示,目前女性未接受抹片檢查的主因包括尷尬、怕痛、工作繁忙與認知不足等,尤其是停經、未婚、長期未有性生活,或已接種HPV疫苗者,常誤以爲自身風險較低故不必篩檢,但其實只要有性經驗,便應定期接受篩檢;此外,HPV疫苗雖可預防多種高風險病毒型別,卻無法涵蓋所有致癌亞型,篩檢仍是必要手段。

針對自我採檢,李佳純說明,其便利性高,可在家中獨力完成,不只能降低醫療人力依賴,也省去往返醫療院所與候診時間,且操作方式簡單,只需將採樣棒輕輕置入陰道內旋轉約3圈,再放入收集容器,後寄回檢驗單位,不久便可上網查詢結果,顯著降低檢查時的不適與心理抗拒。

▲子宮頸癌自我採檢操作容易,全程僅需3分鐘左右。

李佳純指出,目前政府雖針對特定年齡層提供1次HPV檢測補助,但仍須於醫療機構由醫師操作,未提供自我採檢套組,故團隊建議,應積極推動自我採檢,可結合衛生所、藥局、校園等據點發放免費採檢套組,初期由政府補助成本,待推廣成熟,再考量轉爲部分自費,以建立永續的篩檢制度。

李佳純強調,與傳統抹片檢查每3年做1次不同,HPV檢測若無異常,間隔可延長至5年,更符合現代女性的生活節奏,故許多國家已將自我採檢納入常規篩檢模式,透過保險給付或公費補助以利推廣,建議政府先從民衆提升自我採檢的認知做起,再逐步建構抹片與自我採檢並行的機制,將更有助臺灣對齊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的重要目標。

國健署表示,今年起新增35歲、45歲及65 歲女性可接受1次免費HPV檢測,未來將持續蒐集國際文獻及實務作法,滾動修正並精進子宮頸癌篩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