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屆金手指獎複決審 作品體現產業不懈追求創新

旺旺中時文化傳媒總經理林淑黛(左起)主持複決審會議,黃逸甫、龍傑琦分別擔任臺北、北京評審團主席。邵懿文爲臺北評審團副主席。(圖/大會提供)

今年度參賽作品經過兩輪、近200位線上評審及復、決審評審團嚴格把關,最終選出24件金獎進入決審,並選出行銷類、創意類計24個金獎、23個銀獎、38個銅獎及57個佳作。臺北評審團主席聖洋科技執行長黃逸甫、副主席電通行銷傳播集團策略創新長邵懿文不約而同表示,這些脫穎而出的作品,不僅展現優秀創意,更體現對於產業的創新的不懈追求。

大會執行長、旺旺中時文化傳媒總經理林淑黛表示,金手指獎舉辦26屆以來,見證廣告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數位廣告影響整體生活形態的改變。她感性表示,這幾年外面的世界不容易,從今年的參賽概況就可以理解:景氣會改變,預算會改變,但廣告人、廣告主對創意的熱情是不會改變。她也感謝業界大力支持,大會纔能有幸邀請到兩岸最具份量的評審們齊聚一堂,評選最具創意的好作品,既是專業的交流,也是情感的連結,讓大家帶着對創意的熱情,堅持繼續走下去。

黃逸甫表示,好的創意是簡單,可以直擊人心。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很高興看到入圍作品沒有過度依賴AI,而是善用技術創造執行上更多的可能性,值得被鼓勵:作品還是要回歸如何觸動人心、打動消費者的創意原點,挖掘消費者的INSIGHT,今年在很多作品上都看到了這個點。

第26屆金手指獎評審團合影。前排左起:先勢博報堂集團執行長衣惠霞、VML Taiwan創意長CCO魯思貞、中華大學副校長遊坤明、聖洋科技執行長黃逸甫、電通行銷傳播集團策略創新長邵懿文、全聯實業行銷部協理劉鴻徵、臺灣連線LINE TAIWAN資深總監蔡昆錡。後排左起:演鏡互動執行長張雨喬、細胞資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林豊玫、春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鄭景榮、米蘭營銷策劃執行創意總監李惠穎、臺北數位廣告公司業務總經理黃明威、只要有人社羣顧問執行長陳思傑、網路基因總經理施俊宇。(圖/大會提供)

複決審過程中,令黃逸甫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是快手平臺《用手說話的帶貨主播》。他表示,快手應用AI辨識手語,讓聾啞人士可以成爲主播,是善用AI技術發揮人性的好作品。另一支有趣的作品是支付寶的「碰一下」系列短視頻中,與川菜食堂結合的作品。黃逸甫表示,影片展現一般生活中很容易發生的對話場景,又融入特色菜品畫面,執行得非常好。

邵懿文從今年的參賽作品中,看到2個未來趨勢,其一,即使沒有刻意強調AI技術,但AI元素已如水一般默默滲透,以不同形式應用在各種行銷執行,反而更彰顯人性的溫度。因此,金手指獎的AI獎項與非AI的獎項是否要明確區分,是值得考慮的議題。其次,今年有些作品以很娛樂的形式呈現嚴肅又極具挑戰性的議題,例如愛滋病患者參加戀綜實境節目、腦麻兒童爬山登頂等,代表企業會從社羣關注消費者行爲的改變,立即性迴應、創造好作品的速度越來越短,更能夠取得消費者共鳴,這種力道是以往沒有的。

北京評審團主席TOPic & Loong創始人暨首席創意官龍傑琦致詞表示,時報金像獎是他最初的夢想,從臺灣入行起便一路相伴。相信大家對它都有難以言喻的感情,所以懇請評審委員們在評審作品之外,更要傳遞火種,把這個兩岸唯一的大中華平臺傳給下一代,讓創作者仍懷有同樣熱愛,別讓獎項淡出視線。團隊小夥伴都愛這座公認最美的獎盃,希望我們的孩子也能捧起屬於他們的榮耀:「我會把這份熱愛帶回家族,繼續守護。」

北京現場金手指複決審評審團。左至右BBDO創意總監江卓奇、新藍色遊標數字行銷集團AI創意平臺負責人王辰昊、TOPic & Loong創始人暨首席創意官龍傑琦、鳳凰網品牌中心總經理陳欣、迪思傳媒副總裁江忠鋒、百度資深經理程灝。(圖/大會提供)

複決審啓動儀式中,評審們也特別分享心中評選作品的「一把尺」,作品能否打動人心是不少評審的評選標準。例如VML Taiwan創意長CCO魯思貞表示,好的廣告說故事時,從第一秒開始就想看到最後一秒,這種作品纔可以改變人心、改變人的行爲。只要有人社羣顧問執行長陳思傑則認爲,好的創意是明年的此時此刻回顧,還會說這個創意讓人記得很久很久。

第26屆金手指獎將於9月24日在澳門永利皇宮舉行頒獎典禮,現場將會揭曉本屆獲獎作品,歡迎入圍決選作品的出品公司及各界菁英一同參與盛會!相關資訊請洽金手指獎官網(http://jz.timesawards.com.tw/)。

北京現場金手指複決審評審團。左至右E-link太平網聯董事總經理巫曉曦、天與空CEO鄧斌、資深創意人竇仁安、省廣集團行銷中心總經理陳小靈、高聰幹納市場行銷顧問印標才、科大訊飛品牌市場中心副總經理董斌、NPLUS DIGITAL執行副總裁王正新。(圖/大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