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來同月最低!主計總處公佈1月失業率 「這年齡層」失業率最高

主計總處今天發佈1月失業率爲3.30%,較上月下降0.02個百分點,爲25年同期最低。失業示意圖。圖/AI生成

主計總處今天發佈1月失業率爲3.30%,較上月下降0.02個百分點,爲25年來同期最低。1月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爲3.37%,較上月下降0.01個百分點。主計總處表示,2月因過年後會有轉職潮,且農曆期間臨時性短暫性工作減少,失業率會較1月上升。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1月失業人數較上月減少,且失業率降低,季調後失業率3.37%亦爲近三個月最低,因此目前國內就業情勢尚屬穩定。

1月失業人數爲39.6萬人,較上月減少3千人,其中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2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及初次尋職而失業者也都減少1千人;與上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減少1千人、0.20%。

按教育程度別觀察,以大學程度者失業率4.45%最高,高級中等(高中、高職)及研究所程度者分別爲3.10%及 2.70%。

按年齡層觀察,20至24歲者11.14%,多爲初次尋職,處職場調適階段,致失業率較高;25至29歲者失業率爲5.58%,30至34歲者爲3.36%。

主計總處本月起也按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發佈勞動力低度運用者,包括「四周失業者」、「工時不足就業者」、「潛在勞動力」。

4周(含資料標準周之過去4周)失業者爲39.9萬人,月減3千人。工時不足就業者爲10萬9千人(月減2萬1千人),1月工時不足就業人數爲10.9萬人,較上月減少2萬1千人或15.94%。「工時不足就業者」指因經濟因素(包括業務不振、無法找到工時大於35小時之工作及季節關係)。譚文玲表示,以前也曾發佈周工時不足35小時人數,但當時涵蓋想要工時35小時以上,及不希望達35小時以上勞動人口,未來發布的「工時不足就業者」是指周實際工時未達35小時,但希望且能增加工時者。

1月潛在勞動力爲13.8萬人,月減5千人。「潛在勞動力」指非勞動力中,想工作、過去4周內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者;以及過去4周內找過工作,但無法隨時開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