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江蘇首富之子擬任* ST鬆發董事,千億民企跨界造船

江蘇首富之子陳漢倫擬任400億市值公司董事,年僅24歲。

*ST鬆發(603268)8月5日公告稱,鑑於公司已實施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公司主營業務、控股股東、股權結構等基本情況已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董事會擬提前進行換屆選舉。經股東提名,董事會提名與薪酬考覈委員會審查,提名陳建華、陳漢倫、王孝海、史玉高、張恩國、王月爲公司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據公告,陳漢倫出生於2001年,是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建華、範紅衛夫婦之子,研究生學歷,應用金融碩士,曾任普華永道(新加坡)企業所得稅稅務諮詢顧問,2024年3月至今任恆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其未持有公司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年僅24歲的陳漢倫近兩年在恆力集團的經營管理中愈發活躍。

2024年8月,陳漢倫以恆力集團副總經理身份參與恆力重工與瑞士MSC的戰略簽約,合作涵蓋新造船、發動機配套、船舶修理改裝等全鏈條業務。同年12月,陳漢倫作爲恆力集團副總裁,在恆力·綠色船舶發展大會上致辭,提出綠色發展是核心課題,並闡述恆力重工“一艘船一個精品”、挺進“第一方陣”的目標。

2025年3月,陳漢倫隨陳建華拜訪中國船舶集團,參與高層戰略對話,探討國企民企合作要形成“一個拳頭”,攜手應對國際競爭。

恆力集團由陳建華、範紅衛夫婦全資持有,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現擁有全球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和織造企業之一,員工人數達21萬。集團2024年總營收8715億元,現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位。

據今年6月發佈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陳建華、範紅衛夫婦以801.2億元的持股市值蟬聯江蘇首富,位居總榜第32名。

*ST鬆發始創於1945年,2015年掛牌上市。2018年10月,恆力集團通過股權受讓等方式入主*ST鬆發,成爲其控股股東。2024年10月,*ST鬆發通過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的方式購入恆力重工100%股權。

此次交易前,*ST鬆發主要從事日用陶瓷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交易完成後,*ST鬆發戰略性退出日用陶瓷製品製造行業,主營業務轉向船舶及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恆力重工由恆力集團於2022年7月成立,成立後立即以21.1億元收購了原STX大連造船廠的資產。這家昔日北方最大單體船廠,在韓國母公司破產後沉寂近十年。當年9月,STX大連資產完成交割。2024年4月,恆力重工建造的首艘船舶成功交付。

據恆力集團官網資料,恆力重工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裝備製造基地”爲目標,重點發展船舶建造、海洋工程、發動機、精密鑄造、裝備製造等板塊。目前,已簽署超10億美元的造船訂單,全面達產後,預計年鋼材加工量230萬噸、年生產發動機180臺,並實現LNG、LPG、甲醇、氨四種雙燃料發動機全覆蓋。

今年5月,*ST鬆發上述重組正式完成。6月下旬,該公司將辦公地址搬至大連市,並於7月1日全面啓用。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ST鬆發業績持續虧損,淨利潤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實現扭虧爲盈。據公告,2021年至2024年,該公司淨虧損分別爲3.22億元、1.71億元、1.17億元、7664.24萬元。

2025年上半年,*ST鬆發預計淨利潤爲5.8億元到7億元。

對於船舶行業的發展前景,*ST鬆發在今年5月的交易報告書中提到,船舶行業發展空間廣闊。據Clarksons(克拉克森)研究,預計2024至2034年,船舶投資需求總額預計將達2.3萬億美元,其中新造船投資需求約1.7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浙商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在船舶行業船價持續走高、需求景氣上行的背景下,頭部船舶企業盈利能力持續向好,預計2025年及以後頭部船舶企業造船業務毛利率將達20%以上。

截至8月5日收盤,*ST鬆發報48.19元/股,總市值415.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