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特寫|哪吒破產重整,押注整車的桐鄉何去何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陳歸辭 柳寧馨 上海報道

哪吒汽車有了最新進展,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6月13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哪吒汽車實體公司合衆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破產審查案件,新增管理人機構浙江子城律師事務所,管理人主要負責人等信息。

稍早前,有媒體報道,董事長兼CEO方運舟本人已經離開上海,來到哪吒汽車主要生產基地的浙江桐鄉辦公。

新能源汽車正在經歷殘酷的淘汰賽,一面是滲透率極速上升,一面是銷量“變幻大王旗”。不管是傳統自主品牌,還是新勢力,新老產品承接稍有不慎,就有被擠下牌桌的風險。

在2022年,哪吒汽車曾憑藉15.21萬輛年銷量問鼎造車新勢力冠軍。而到了2024年,其全年銷量僅6.45萬輛,同比上一年下滑49.37%。

押注哪吒汽車,全力打造汽車全產業鏈的桐鄉,將何去何從?

某種程度來說,多地造車夢頻頻中斷的背後,也是近年來中小城市豪賭大產業的縮影。

清華系推動的“聯姻”

哪吒汽車與桐鄉的緣起,要回到2014年。

彼時,曾作爲奇瑞新能源“4人小組”成員之一的方運舟,剛剛離開奇瑞汽車,前往清華大學讀博士後,師從歐陽明高,同時啓動了創業項目。

創業肯定還是熟悉的汽車,而且由於前一年特斯拉首次實現了盈利,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在此刺激下,當時的中國新能源車產業正掀起一股創業熱潮。

有了夢想,到哪裡落地呢?

“創始團隊起先考慮的是工業基礎更爲雄厚的江蘇,當時已經在蘇州租好了辦公樓,因爲還在裝修,臨時在(安徽)蕪湖辦公。”時任合衆新能源汽車聯席總裁的孔繁龍曾對媒體回憶。

不過過程中,由總部位於浙江嘉興的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牽線,已經瞄準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桐鄉市政府得知了這一情況,迅速派遣招商小組前往蕪湖對接。

一番深談,桐鄉市完善的產業配套,以及世界互聯網大會即將落地的“窗口效應”,使得方運舟的團隊下定決心將公司註冊到桐鄉。

於是,在2014年10月,方運舟聯合億華通、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清華大學背景的機構和企業,共同在浙江桐鄉成立了合衆新能源,也就是哪吒汽車。

接下來,哪吒汽車掀起的浪花,正式匯入中國波瀾壯闊的造車史。

2017年4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整車資質。2018年2月,佔地350畝的哪吒汽車桐鄉智慧工廠竣工並投入使用。同年11月,哪吒汽車第一款車N01在廣州車展上市。

故事轉向另一邊,桐鄉爲何非要造車?

對桐鄉來說,或許也是必爭之地。雖然作爲浙江省首批工業強市,很早就集聚了一批汽車配套企業,但由於缺乏龍頭整車企業牽引,產業鏈始終沒有成大氣候。

在這個背景下,桐鄉自然對哪吒汽車寄予厚望。資料顯示,桐鄉經開區大開綠燈,爲其創業團隊提供了辦公場所和啓動資金,並安排國資入股支持其建廠。

孔繁龍坦言,“相比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桐鄉招引高端人才相對較難,政府就主動出擊,去全國各地開招聘會。去年(指2022年,編者注)入職的幾個海歸博士,在公司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一番下重注,成果也頗爲顯著。

合衆新能源本地供應鏈的代表企業福瑞泰克、雙環傳動和鑫可傳動先後落地桐鄉。

以福瑞泰克爲例,2016年落地,2022年新智能製造基地完成擴建,並新建全自動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條生產線,年量產交付量達近百萬套。

得益於此,去年年末,桐鄉汽車產業配套企業已超200家,汽車產業鏈實現產值超350億元。再上一年,全市智能汽車產業實現規上產值324億元,同比增長25.7%。

不過,作爲鏈主的哪吒汽車已經深陷欠款、破產漩渦。

一方面,桐鄉市對哪吒汽車已經注入了不少資金,另一方面,當地供應鏈如果失去了整車廠訂單,後續產能、銷量如何順利承接?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合衆新能源招股書顯示,僅2022年至2023年,桐鄉市潤和、桐鄉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實控人均爲桐鄉市財政局),就合計向其增資18.30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桐鄉市財政局對合衆新能源的最終受益股份爲5.1887%。

一系列問題,對桐鄉而言,考驗或許纔剛剛開始。

小城做大的博弈論

新能源汽車是帶動性極強的製造業“錨鏈”,有助於地方產業升級。

在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看來,一輛新能源汽車整車的零部件通常涉及上萬個供應環節,從材料、芯片、模組、軟件到服務,能夠帶動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製造、能源等多個新興產業協同發展。

“隨着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普及期、整車企業進入轉型期,中小城市看到了承接產業轉移實現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曾剛如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小城“豪賭”大產業的動因。

不過,萬創投行研究院院長段志強對記者直言,“汽車投資強度大,還需要相應的研發能力,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資源注入,中小城市在這塊是有一定欠缺的,因爲它是希望引進汽車產業鏈來拉動經濟的,而不是爲這個項目進行輸血,孵化。”

實際上,造車是九死一生。最典型的案例要數賈躍亭的樂視汽車。

2016年8月10日,浙江省政府與LeEco樂視召開發佈會宣佈,首座涵蓋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先進製造、生態展示、觀光體驗的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正式落戶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總投資額爲200億元。

隨後,拿地、開工逐一展開。樂視超級汽車工廠計劃一期工程將達到年產20萬輛整車,到二期工程完工後,工廠將具備年產40萬輛的產能。那時,特斯拉2016年的計劃產量僅在8萬輛左右。

在“2016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閉幕式前夕的一場導師私享會上,當時還是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的賈躍亭分享過這樣一段話,“如果站在現在看未來,樂視造車看上去是一場反常識的豪賭;但站在未來看未來,樂視是全世界最適合、也是最有能力做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的企業。因爲下一代的汽車產業將是跨界創新科技的集大成者。我們認爲,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和共享化是未來十年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方向。”

後面的故事,賈躍亭猜對了一半,在智能網聯汽車繼續洶涌向前發展時,樂視沒有繼續留在國內牌桌上。

在2014年,浙江金華也動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心思,決定籌建金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以建設“全國有名、全省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爲目標,時任金華市市長的暨軍民出任該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規劃用地面積9.5平方公里。

建設之初,引入了一批汽車整車製造和零部件製造企業和相關機構。不過隨後發展中,在汽車產業投資收緊、行業洗牌等影響下,金華重點招引的整車企業中,華科汽車和衆泰福特相繼停工、爛尾。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在金華,還有一家整車廠活得還不錯,這就是零跑汽車。

數據顯示,零跑汽車在去年累計交付29.37萬輛,穩居造車新勢力前三。

2016年,大華股份主要創始人朱江明再次創業,成立了零跑。因爲家鄉在金華義烏,加上金華完備的汽摩配產業鏈、區位優勢及政府扶持,零跑投資金額達25億元的整車製造中心,在這一年入駐金華。

此後,金華給予了其從資金支持到市場推廣、法律服務等全方位服務,協調推進零跑三廠落地金義新區。同時,吸納今飛、浩翔、巨江等本土企業進入零跑供應鏈,招引常熟汽飾、安徽勝德、江蘇佳通等供應商在金華建廠。

一套組合拳之下,2021年,金華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破百億元,成爲金華市首個破百億元產業。2024年,金華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達29.6萬輛,佔浙江全省30%,規上產值1168.8億元,同比增長32.7%。

智能化下或有新機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智能化“下半場”,汽車智能化正在成爲新能源之後的下一個“決戰高地”。

新能源汽車智能化不再以動力總成爲核心,而是以軟件定義汽車、感知系統集成、AI訓練平臺、V2X協同通訊等新環節。

當下中國乘用車NOA背後的核心供應商,包括華爲、地平線、Momenta等,成爲主機廠轉型智能駕駛的關鍵依賴。

對城市發展而言,相較於豪賭整車,着眼智能化生態鏈或將帶來新的機遇。

曾剛就認爲,城市的汽車產業發展,正在經歷多方面的變化,首先,從“整車落地”轉向“智能零部件 + 算法/芯片/數據平臺”協同招商,關注激光雷達、域控制器、AI芯片、算法公司、仿真測試平臺等。

其次, 建設“智能駕駛示範區” + “數智算力平臺”,引入雲計算、邊緣算力中心,提供“算力即服務”能力,降低初創企業門檻;最後,政策支持重心從土地補貼轉向數據開放和應用場景建設,爲數字經濟企業提供多樣化、自由的發展環境條件。

對此,曾剛建議,可以建立產業“預判+前置規劃”機制。藉助專門機構、專業力量,開展前瞻性規劃和方案設計,做好智能汽車前沿技術定期做趨勢研判和空間預留。

此外,優化產業招商模式。引入產業資本與專業基金機構參與招商,避免“盲投”,提高招商專業化和項目篩選能力。推動產業招商和科技招商融合,與高校、實驗室、平臺型企業合作共建創新中心。

同時,加強城際產業協同。探索跨城產業分工協作新機制,根據工信部先進製造產業集羣建設規範,與鄰近城市共同建設“鏈羣共振”的智能車產業集羣。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工信部等5部門發佈了《關於公佈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重慶等20個城市(聯合體)作爲首批“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其中,杭州—桐鄉—德清聯合體是其中僅有的兩個以聯合體形式入選的城市之一。

爲此,桐鄉於近期對外開放了總長約100公里的11條線路,同時已向4家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發放測試示範通知書。而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賽道,已形成“整車製造+關鍵技術+測試場景”的發展生態,集聚了尚元智行、福瑞泰克、雙環傳動、中澤科技、佑駕科技等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企業超60家。

小城造車夢,誰將率先成真?

結果還有待觀察,但留給它們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