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觀察丨以稱暫不會就停火協議進行表決,地緣局勢對原油市場影響幾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月16日,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哈馬斯違背了相關斡旋方與以色列達成協議的部分內容,試圖在停火前的最後一刻“勒索”以色列作出讓步。對此,以色列政府暫不會召開會議,就停火協議進行投票表決,直到收到相關斡旋方的通知,確認哈馬斯已接受協議的所有內容。
此前,當地時間1月15日,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宣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已就加沙地帶停火達成協議。這也是自2023年11月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短暫停火協議後,雙方再次達成停火協議。
然而,就在15日晚停火協議達成後不久,以軍擴大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包括對加沙城進行了密集轟炸。
斡旋方宣佈以哈達成加沙停火協議
穆罕默德15日晚在數度推遲的記者會上說,卡塔爾、埃及和美國的聯合調解努力已取得成功,加沙衝突各方就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協議第一階段將於1月19日開始實施,哈馬斯將釋放33名被扣押人員,以交換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員。協議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詳細內容將在第一階段完成後公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16日表示,政府暫不會召開會議,就停火協議進行投票表決。“這是以色列的一種談判策略,目的是向哈馬斯施壓以在談判協議上佔據上風。”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永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就目前來看,達成協議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朱永彪指出,巴以衝突延宕至今,雙方的態度逐漸變得不堅定。分三個階段實現停火也具有可操作性,即便雙方簽署了協議,但也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分階段實施算是比較成熟的做法。
回顧這場巴以衝突,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從加沙地帶突襲以色列境內軍民目標,導致約1200人死亡、約250人被哈馬斯等巴方武裝人員帶回加沙地帶扣押。以色列隨後對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據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佈的最新數據,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4.6萬巴勒斯坦人死亡。另一方面,巴以衝突的外溢效應還造成整個地區局勢緊張。過去一年多裡,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也門胡塞武裝之間衝突不斷。
在朱永彪看來,以哈停火對雙方和地區局勢都具有積極意義。以哈停火後地區衝突會逐漸趨於緩和,然而由於巴以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也不排除在落實協議過程中出現局勢反覆甚至再次升級的可能。
停火消息助推油價回落
自從本週二傳出以哈初步停火的消息,原油價格就開始從高點回落。布倫特原油價格週二下跌約1.2%,爲美國宣佈對俄羅斯能源行業實施更嚴厲制裁以來的首次單日下跌。此前有分析認爲,若達成停火協議,可能意味着給全球石油市場造成衝擊的長達15個多月的衝突走向終點。
然而,原油價格在短暫的回落後走升。1月16日,WTI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0.29%,報78.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0.26%,報82.24美元/桶。
荷蘭國際分析師在報告中稱油價釋放的信號複雜。本週二油價小幅下跌,原因是有關中東可能達成停火協議的消息緩解了對供應緊張的擔憂。儘管如此,在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幅度超過預期之後,週三亞洲早盤時段油價一度走強。
“以哈停火會抑制油價,但我們也要看到另外一種現象,就是近年來,中東地區衝突等對國際能源價格的影響不像之前劇烈。”朱永彪向記者分析稱,多重因素影響油價表現,包括國際能源結構的多元化、美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和新能源的興起等,這些因素導致中東地區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影響程度下降。
朱永彪認爲,雖然地區局勢緩和對油價的抑制作用變小,後續油價的走向還要考慮另一個因素,即美國對伊朗原油出口的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