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同事腸癌末期 30歲男檢查竟也中 醫揭危險因子
醫師提醒,即使是年輕人,若出現習慣改變等異狀,也應就醫進行檢查。(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分享有一位30歲男子,生活規律、飲食清淡且不煙不酒,因看20多歲的同事被診斷爲第4期大腸癌,加上排便不順,就醫做大腸鏡檢查,竟真的在腸內發現一顆近1公分的瘜肉,讓他也非常驚訝,提醒即使是年輕人,若有排便習慣改變等異狀,一定要及早就醫。
張振榕在臉書粉專「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發文指出,上述男子沒有抽菸、不喝酒,不愛吃高熱量或油炸食物,生活作息規律,只是因爲比他年輕的同事,近期被診斷爲大腸癌第4期,加上自己最近也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情況,所以決定做大腸鏡檢查。
張振榕表示,結果檢查中發現,男子的大腸裡有一顆接近1公分的瘜肉,這個結果也讓他非常驚訝,這種大小若再延遲幾年,癌變的機率將大幅增加,幸好這次及早發現並切除,避免了未來可能的癌症風險。
張振榕表示,男子的工作雖與微波有關,不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目前僅將微波歸類爲2B級可能致癌物,代表可能存在風險,但目前科學證據仍不足以確認因果關係,需更多的研究。
「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張振榕提醒若出現排便頻率改變、糞便變細、便血、腹痛等情況,不論老少都應就醫檢查。國健署提供45到74歲民衆及40到44歲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但需注意潛血檢查可能漏掉未出血的瘜肉或早期癌症,若有症狀或高風險因素,不能只依賴潛血檢查。
張振榕表示,大腸鏡不僅能完整觀察腸道,還能同時切除瘜肉,避免日後癌變,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預防與治療大腸癌方法之一。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